•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六十岁大妈移民墨尔本,退休后写就色彩斑斓的移民故事

来自:李斯好 0 0 2017-07-18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因为退了休,在家闲着没事干,60岁的郁亚萍走上了移民之路;因为在异国他乡寻找一份寄托,64岁的她开始经营一家面积近百、能同时容纳200人的重庆火锅店。从26个英文字母也分不清,到如今能自如地在异国他乡坐车、购物、参加社交活动;从对餐饮行业一无所知,到短短半年内让火锅店业绩翻倍,66岁的郁亚萍在充满人情味的墨尔本收获了一份寄托,更收获了无私的情谊,生活得越来越愉快。她的移民创业故事在这个暖和的冬日像她的笑容一样,很感染人。


改革开放第一批先锋者的异国新篇章


早上10点左右,从Southbank的公寓楼出来,走路到市中心Flinders Street火车站,坐上到Glen Waverley的列车,走5分钟到火锅店,直落到晚上8、9点,坐回程车……这是郁亚萍现在每天的生活轨迹,“有时偶尔去个其他地方,哪怕之前没去过,提前问好路线,我也可以自己坐车过去。”已经断断续续在墨尔本生活将近6年的郁亚萍有了底气这样说。


“刚开始是很困难、很困难的!”郁亚萍这样形容她最初落地澳洲日子。2011年,60岁的郁亚萍和丈夫第一次登陆,在墨尔本唐人街附近住了将近一个月的宾馆,“把唐人街里外的餐馆都吃了个透”。英语零基础、人生地不熟,两人以宾馆为中心,竟然也把几条巴士线路摸了个熟,“我们不会看站名,车上报站更不懂,全靠记住一路上的建筑物认路,朋友们也很佩服我们的。”


这并不是两人第一次共同面对生活中的转变。郁亚萍和丈夫陆建冲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先锋者的代表,他们和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没有耀眼的学历和家世,只是凭着年轻时的干劲,背井离乡,从所在地江苏到上海闯天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丈夫陆建冲是创业者,其勤奋的身影出没于在上海许多建筑工地,原本打算跟随丈夫过日子、当个背后小女人的郁亚萍从事财务工作,却慢慢像金子一样发出了自己的光芒,逐渐走向舞台,与丈夫并肩战斗。


夫妻两人在农场办事处做起,到承包商,到建立自己的建筑团队、设计团队,到成立工程开发公司,创下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就在这样的激流奋进中,郁亚萍在2011年迎来了60岁的退休生活,原本忙碌的日子突然安逸下来,她有点闲不住了,总想着找点事情来做做。一次偶尔的机会,郁亚萍和丈夫听到已经移居澳洲十多年的好友提及墨尔本的生活,心思一动,两人商量后就办理了手续,并雷厉风行地在短短几个月后登陆了澳洲。


随后,两人来来走走,直到2014年左右才决心安顿下来,但丈夫更多时间留在中国,因为那里还有生意上的许多事情要处理。


排解寂寞 勇闯餐饮业


郁亚萍一直和丈夫在生意场上风雨同舟,携手面对过各种各样挑战,但现在更多是她独自一人面对移民后的生活,这与年轻时背井离乡从江苏到上海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


刚开始还能弄弄新房子,到语言学校学外语、交新朋友,但郁亚萍觉得始终无法融入社会,“买了电视机,都是英文的,听不懂看不懂,有时候经常两三天不出门,不和国内微信、打电话,可能一天到晚一句话也不会讲了。”郁亚萍回忆当时自己很狼狈,连菜市场营业时间也不知道,像“傻瓜”一样。这时候,郁亚萍能想到的是找一份寄托,“初衷也不是什么创业、事业,只是找点事情来做,逼自己更积极走入这个社会。” 


经过各方的考量,在朋友的介绍下,郁亚萍接手了位于Glen Waverley的巴蜀重庆火锅店。


位于墨尔本东南部的Glen Waverley是近年来华人新移民最爱的区之一,被戏称为“宇宙中心”,适合华人吃喝玩乐的地方应有尽有,尤其是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各具特色的餐馆,川鲁粤淮扬各大中国菜系、东南亚日韩菜系,吸引本地络绎不绝的食客尝鲜。当然竞争无可避免地激烈:那么多餐馆,谁不把特色本事都拿出来?有些餐馆经营了多年,早已练成自己的真本事,也有稳定的熟客。


反观郁亚萍自己,虽然也经历过生意场上大起大伏,但对经营餐馆可谓一无所知,何况在澳洲这个什么事都需要亲力亲为的地方,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经营餐馆)跟做房地产根本是两回事,我是完全懵的,一窍不通。”


刚开始的2、3个月,郁亚萍就像个小学生一样,每天起早贪黑去店里驻守,当不了厨师、服务员,她只能处处留心,样样留意,什么时候客人最多,本地和外地客人分别喜欢吃什么,客人大概能接受的价位是什么……她在一点一滴地积累,努力地学习。然而,对于生意来说,意志、勤奋还远远不够;多年商场上的经验也让她想过很多对策,但语言沟通障碍重重,难以令她完全伸展拳脚,“每天营业额只有一两千,每月房租、人工、水电、物管像流水哗哗流走,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会质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


形势越是考验重重,郁亚萍性格中的坚韧、顽强越是显现出来,她越来越清楚突围现状、谋求发展的出路:必须找到有经验、有能力的年轻一代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成为餐馆的支撑,也为餐厅带来新鲜、更具活力的局面。


经过多方打听,郁亚萍了解到过去在火锅店打工、现在在家带小孩的一位餐厅经理,知道这位经理虽然年经轻轻,却有着丰富的经验,就千方百计地找到这位经理,虚心地向这位餐厅经理取经。结果,两人一拍即合,郁亚萍说服了餐厅经理再次“出山”,回到火锅店打点一切。


这对郁亚萍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两人有商有量地为餐厅经营制定各种策略、解决各种问题。在餐厅经营上,这位专业出身的经理提出不少的建议,郁亚萍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适度修改或全然采纳,并创造一切条件执行起来;两人还完善了厨师团队、门店服务员团队,打造了一支年轻活力、尽职尽责的员工队伍,可谓互相信任、合作无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了火锅外,我们在中午时分增加快餐、汤面包子等多样化品种,且花重金引入技术一流的厨师来制作最地道的风味,同时保持公道的价格,来吸引吃客上门;在火锅方面,引入最经典的麻辣及浓汤底料,新增十几个新品种,丰富了海鲜、菌菇,还有面食、水果……”郁亚萍说起当时策略调整头头是道,可见花过一翻“苦功夫”,她也越来越懂得餐饮业经营策略,“做火锅除了地道的底料,最重要的是食材要新鲜时令丰富,现在的客人是很精明的,我们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客人一吃就知道;还有就是诚信至上,以客人为先,做好服务,让他们能安心享受美食。”


郁亚萍和餐厅团队上下通力合作,仅仅用了半年,就把餐厅经营得有声有色,现在,餐厅业绩比刚接手的时候翻了一倍,也越来越沉淀出自己的特色:一道川菜最传统的鱼香茄子,这里用扁宽条茄子造型,调制出酸甜微辣的香鲜味道,吃起来清爽丰富,完全没有浓重油腻;一道最经典的上海生煎,这里的包子面皮金黄诱人,一口咬下去,酥脆中夹杂芝麻香,随后肉馅绵软,汤汁四溢,还有放足新鲜肉碎的慷慨。


采访当天,临近中午,附近公司的上班族陆续进店,还有不少身穿校服的高年级学生,有些客人连菜单都不看,直接就点,宫保鸡丁、鱼香茄子、生煎包……恍然有定点食堂的氛围。“不少人堂吃完小笼生煎,还打包一份给家人吃,说我们这里味道很正宗,”在上海生活了30多年的郁亚萍更想方设法把最具地道的上海小吃带过来,挑剔的墨尔本食客自然懂得欣赏。第二次拍摄一个寒冷的冬夜周末,也许是热腾腾的火锅最能取暖,店内一百多个座位全满,近百平方米的火锅店竟显得有些擦肩接踵,“现在是学生放假不算忙,如果是平时,或者碰上中国的节日,食客会一拨拨过来,非要吃火锅的客人还需要在外面排队。”


回想这创业的过程,郁亚萍说“很辛苦、很辛苦”,过去当财务、当老板娘,虽然工作也很忙碌,但却没有刚开始时营业额进进出出的负担,也没有现在这早早晚晚的操劳,还有一直都存在的异国语言不通、事事依赖别人的心理压力。


采访中,郁亚萍经常提及餐厅经理、员工们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说自己“什么也不懂”,言语间充满了信赖和感激之情,但我们看到能把这样的员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与郁亚萍本身平易近人、纯朴平实、待人真挚的特质有极大的关系,这正正符合现代管理理论中被人推崇的人性化管理要旨所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无私的情谊 点滴铭记


火锅店越来越受到欢迎,让郁亚萍感到无比满足,火锅店内熟悉的乡音和味道,热热闹闹的氛围,也成为她在异国他乡主要的情感寄托,“墨尔本的冬天也比较冷,火锅有种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感觉,中国人比较喜欢这种传统大家子的味道。”


现在郁亚萍在墨尔本的生活也更自如了,“交流还是有障碍,但生活是不成问题的,买东西、坐车、去和姐妹们聚会、看表演,都没有问题。”原本闲着无聊的她,现在反而感觉时间不够用,连见姐妹们的时间也减少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郁亚萍口中的“小姐妹”,是她在英语班上认识的中国朋友,几个人性格互补,又同在异国面对相似的挑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郁亚萍得到过她们很多的帮助,大半年前的眼睛小手术,小姐妹们陪她奔走了多个诊所医院,到手术当天忙里忙出,甚至晚上住到了郁亚萍家里照顾她,让她得以很好的康复。还有其他中国朋友的帮助,一对比郁亚萍年纪还要大的老伯伯老婆婆,邀请郁亚萍到家里做客,感受家的气氛,他们担心郁亚萍不能认路,无论多早多晚都坚持接送,直到她能独自坐车……点点滴滴的无私、温暖情谊,让郁亚萍记在了心头,与困难、挑战、创业、寂寞,共同构成了她退休后色彩斑斓的移民生活图画。


对于郁亚萍来说,澳洲确实是一个怡人养性的好地方,湛蓝的天空下铺张的草坪,四季变换红黄绿的树木,不惧人类飞来逗趣的鸟儿,谦逊礼让的社会礼节,不急不恼从容淡定的生活节奏,这一些都让郁亚萍感到平静和惬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退休后可以含饴弄孙的年龄选择了移民, 郁亚萍也用自己的坚忍、淡然、乐观在墨尔本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事业和情谊。郁亚萍说,自己也想过放弃,但并不是因为生活、创业的狼狈,而是因为对家人的思念,因为移民,郁亚萍在母亲离开时没能陪伴在则,成为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在采访拍摄的空隙,郁亚萍会看一下手机,发现家人给她发来两个小孙女的照片,她忍不住跟我们分享,“是小孩姥姥拍照发来的,她们在跳舞,”说着说着然后眼睛笑成了一道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