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目前正严查,中产群体的离岸收入,包括投资回报、股息和员工认股权等,并将对投资收益征税多达20%。

知情人士补充称中国税务部门将特别关注,投资美国和香港股市的公民。
事实比想象的更严重。
这轮CRS监管升级,连普通投资者都跑不掉了。
从"千万富豪"扩展到"百万中产"
知情人士称,据报道税务服务提供者近数个月收到境外资产不足100万美元的客户询问激增,与去年的情况截然不同。
去年中国官方主要锁定境外资产至少1000万美元的超级富豪。
这意味着,CRS监管进行了升级,已经从之前的“抓大放小”这种方式,转变为“雨露均沾”
以前大家觉得CRS只盯着那些身家过亿的超级富豪,现在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CRS到底有多厉害?
很多人对CRS还是一知半解,觉得只要不主动说,税务局就不知道。
很多人还不明白CRS到底有多厉害。

CRS(共同申报准则)是由OECD制定的全球税务信息自动交换标准。
截至2023年4月,已有119个国家/地区加入CRS,包括传统"避税天堂"开曼群岛、BVI。
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金融机构每年9月都会自动向税务机关报送账户信息。
被交换的信息包括:
· 账户持有人姓名、地址、出生日期
· 账号及年末余额
· 全年利息/股息收入
· 具有现金价值的保单、信托受益权
中国自2018年9月开始实施CRS,首次与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交换数据。 到2025年,中澳CRS交换将超过100万中国居民账户信息。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税务局能精准找到那些在海外有投资的人。
不申报的后果有多严重?
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被查到的概率很小。
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被查到不仅补缴税款,还有滞纳金和罚款。更恐怖的是,这些记录会影响你的信用。
比如:
· 申请房贷被拒
· 无法购买高铁票、机票
· 孩子上学受影响
· 出国签证被拒
谁需要申报境外收入?
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算不算中国税务居民。
标准很简单:
中国税务居民判定标准:
①境内有住所(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在中国境内)
②无住所但一年内居住满183天
也就是说,不管你手持哪个国家的护照,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需要申报全球收入。
比如,很多人在海外工作或投资,但国内的户口没注销、房产还在,就很可能被判定为"有住所"。
需要申报的境外收入包括:
· 在海外获得的工资、奖金
· 海外房产租金收入
· 海外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
· 海外银行存款利息
· 其他境外所得
如何合法合规应对?
面对CRS监管升级,逃避不是办法,合法应对才是正道。
第一招:该申报的要申报
如果你确实有海外收入,最好主动申报。虽然要交税,但总比被查到后罚款要好得多。
而且,如果你在海外已经交过税了,可以申请抵免。
第二招:优化税务身份
这是很多高净值人群正在考虑的方案。
比如,申请新加坡的税务居民身份(新加坡EP身份)。
新加坡不征收资本利得税,而且与中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合规才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CRS监管升级,逃避不是办法。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需要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进行汇算清缴。
好消息是,如果你在境外已经缴过税可以申请抵免。
虽然抵免额不得超过在中国应缴的税额,但至少可以避免双重征税。
更好的选择是提前规划税务身份(比如新加坡EP)。
在全球税务透明化的大趋势下,合规申报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明智选择。
立即加入移民交流群,获取专属的移民时间规划,了解真实的移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