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病了“四分之一”年

来自:Ivy缘游 0 0 2017-05-21

上一篇文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并不是懒惰让这里荒了草,而是,我,病,了。


这一年的开始,其实特别美妙,在Paihia派希亚跨年,和北京来的朋友一家在奥克兰过春节,还一起去了萤火虫洞、蓝泉、霍比特村。只是,从2月初到5月初,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我都用来生病了,一年的四分之一,就这样过去了。


我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没有真正的锻炼身体?陪娃东跑西颠,做家务,这都不是锻炼,虽然已经很累。没有好好吃饭?特别是午饭,就一个人做饭麻烦吃饭无聊,经常凑合一口。睡眠少睡觉晚?虽然已经比不过加班和考雅思撞车的那段日子,经常凌晨两三点钟睡觉,但不时还是希望在娃睡了以后多一点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去试探着人生有没有真正“重启”的可能,熬夜是唯一的方法。心情不如在国内时好?对蓝天白云好风景渐渐无感,又找不到国内的热闹,有一点落寞和孤单应该是正常的。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是不是生病,“妈妈”这个角色不可缺席,YY那时还在公立幼儿园,每天中午的时候要接他,陪他玩一下午,照顾他吃饭洗澡,直到晚上睡觉,除此之外的时间,我用来上课,为YY转私立幼儿园做准备,也为明年上小学做准备。期初生病的一个多月,是我把日程排的最满的日子。


对国内医疗体系的信任

既然开始接触一个完全不同于国内的医疗体系,免不了会做一些比较。在很多人诟病国内的医疗,对西方国家的医疗各种赞扬的声音下,我可能是个少数派。我信任国内的医疗,非常信任。在生病长时间不愈的情况下,我想到的是打个飞的,回国治病养病。


小时候,在部队医院的家属院长大,生病就过一道门到医院看病,不生病也会去医院里玩。那些给我看病的叔叔阿姨,我尊敬他们、信赖他们。


工作以后,看病的医院随着搬家而变化,也会到一些专科医院去寻求帮助,这些年,我遇到改变我人生的医生(没错,一点都不夸张),也遇到总能解决我和家人病痛的医生,绝大多数不滥开药,不过度诊疗,与病人和蔼以对。所以,虽然门诊人多些,队伍长一些,但这种信任并不会因此减少。


原因呢?因为国内的医院工作时间长;因为我知道哪家医院擅长什么,甚至了解常光顾的那几家医院一些医生的专长;因为我特别着急的时候,我可以去选择特需医疗;还因为社保让我觉得看病并不是负担。所以,即使我人不在国内,我的社保也还是继续缴纳,以备不时之需。当然,不可否认,国内医疗体系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不过这不在我要探讨的范围。


蓝天白云好空气,也没让我躲开“咳嗽

去年八月搬到奥克兰住,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故土难离,身体在抗议,这九个月里光我去看了8次家医,叫了1次救护车(还好救护车出发前又取消了),申报了1次ACC(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我用一次次和医院打交道,换来了对新西兰医疗体系渐渐的信任。


最近三个月持续的生病,是从咳嗽开始的。闺蜜说,你对不起新西兰的好空气!我也是倍感“惭愧”。春节后,YY和老夏分别发烧,在他们俩都退烧以后,我的小感冒转成了严重的咳嗽。那感觉和我在持续雾霾天气后的两次急性支气管炎一模一样,于是我自行诊断了一下——需要吃抗生素。翻了翻从国内带来的药,才发现阿莫西林已经都被老夏差不多吃光了,退而求其次,吃儿童版的抗生素吧。大概一周,咳嗽日益加重,丝毫没有好转。


老夏说,约个家医吧。时间紧迫,只约到了一个不会讲中文的医生。和以前每次去看家医一样,我觉得这一趟又会是白送42纽币诊疗费,医生很可能是让我多喝水,多休息,也不会给我开抗生素。但我还是打算去试试运气,咳嗽的声音越来越重、越来越沉,万一发展成肺炎,就会非常麻烦了。见医生前,我在纸上写好了各种可能用到的英文单词——“急性支气管炎、痰、X光胸片……”,以保证在问诊的15分钟内,我能清楚的描述自己病状。医生没有给我验血,也没有给我拍胸片,只是听到了我咳嗽的声音,看了喉咙,听诊器检查了肺部和心脏,然后很明白的告诉我,肺部没有问题,只是重感冒,但我需要特别小心,因为以前得过两次急性支气管炎,所以必须要吃抗生素了,我其实很想用“惊喜”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竟然可以不费太大力气,就得到了抗生素处方。医生还嘱咐我,四五天以后,如果咳嗽没有减轻,就再来拜访她。诊所隔壁,就是药房,我拿到了一周服用量的阿莫西林5纽币,咳嗽药水5纽币。记得那天走出诊所的时候,阳光很好,自己也觉得心里有底了,应该不至于回国医小病。


在吃药后的四五天,咳嗽减轻的速度非常缓慢,我继续受着煎熬,咳嗽到睡不着觉。果断又去找医生,这次医生说,我要给你换更厉害一点的抗生素,和更厉害一点的咳嗽药。有趣的是,因为是复诊,所以诊疗费减半,着实意外了一下。而这个更厉害的抗生素是罗红霉素,依然是5纽币。想想在国内急性支气管的那两次,都是口服抗生素不管用,最后不得已输液才控制住的。我对这个更厉害的药,开始还是半信半疑。药程过半,症状果真减轻了,把药吃光后,又恢复了大概一周,咳嗽终于停了。


一次追剧,“毁”了鼻子

咳嗽刚好,我下定决心去锻炼身体,一树山公园跑了两次后,赶上了生理期,特殊时期只想躺在床上。很久没追剧的我,无意看到了《一把青》,三天把全剧看完,果真是这些年难得看到的好看的台湾连续剧。我跟着剧情哭到眼肿脸肿,鼻涕眼泪毫无流量限制的涌出。接着,我发现“悲剧”了,鼻塞,鼻涕,嗅觉没了,味觉也没了。我以为是重感冒,吃了感冒药,喝了可乐煮姜丝,却发现即使好转也是暂时的。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礼拜,我每天拖着两大卷卫生纸出门,去上课,或者听讲座,回来的时候,卫生纸一定是用光,可见这“流量”有多大。


决定去看家医时,又是因为严重的鼻塞影响了我正常的生活,我感到了头疼,睡不着觉。医生检查了我的鼻子,看了喉咙,说这很多的鼻水是感冒后期的症状,多喝水,多休息,并否定了我怀疑的过敏性鼻炎。然后我用5刀换来了据说缓解鼻塞的喷剂。只是它似乎并不能缓解症状,通畅30分钟左右,之后一切照旧。


鼻子的病症带给人的困扰远比咳嗽严重,因为鼻塞头疼,我几乎没法正常思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家务写字找工作……”,能停的事情都停下来了。在一个睡不着觉的深夜,我把症状细节写给了老妈,请她帮我去找我很信任的医生,是我们家以前的邻居,也是我爸妈的老朋友老同事。要说,这世界上没有谁比妈妈更在乎孩子的健康了。老妈果断第二天一大早带着手机去替我看医生,给医生看了我微信上的描述,初步判断我还是对某些并不清楚的东西过敏,虽然我并不具备过敏后各种痒的症状。医生开的药,拜托亲姐的朋友带到了奥克兰。记得那天在机场接机的时候,看到姐姐的朋友,真是感动和感激,那时生病两个月的我,脆弱、敏感甚至烦躁,看着YY见到Zh姥姥后在地上开始爬来爬去,娃高兴的不得了,我却非常想哭,虽然以前并不相识,在他乡却是真的亲人。


吃了两周“家乡药”以后,鼻涕总算控制住了,嗅觉略微恢复了一点点。只是在下雨天,鼻塞咳嗽头疼就重新席卷而来。没办法,再去看家医。复活节前的工作日,医生说,有点担心我在假期发烧,或者病症严重,所以给我开了抗生素,嘱咐我一旦症状变的更严重,甚至发烧,就赶紧吃上。好在那场大雨之后,爸妈已经来到新西兰探望我们,帮我做了很多家务,帮我带YY玩,让我有了很多时间休息。在天晴后的几天里,鼻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偶尔还会闻到饭香了。


随后,扶老携幼的一次南岛赏秋之行,皇后镇比奥克兰干燥很多的天气,彻底治愈了了我的鼻子,这真是一万个没想到。


意外受“缺铁性贫血”的困扰

从南岛回到奥克兰,本以为从此告别生病的日子,却在一周后的生理期,感到了“天旋地转”的晕,这次吸取前两次生病的教训,医院一上班我就去医生那里“报道”了。这次医生既没有开药,也没有让我回家等着自愈,而是给我开了化验单去验血。验血结果并不需要自己取,实验室Lab传给我的医生,医生再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要进一步诊疗。不太方便之处是实验室和诊所并不在同一栋建筑内,不像我们在国内,上个楼或者转个弯就好。我晕乎乎的慢慢开车到实验室,不需要缴费,等待的人也不多,很快就做完了。第二天没有接到医生电话,第三天一早电话来了。家医告诉我,我血液中的铁蛋白含量很低,必须要使用药物治疗了,我不需要再挂号,只是去诊所拿处方和下一次验血的化验请求单就好,并嘱咐我要多吃牛羊肉,还给我额外开了治疗便秘的药,说一旦补铁的药导致便秘就要吃上这个。因为这一通电话,让我对家医好感倍增,他不像我担心的那样——会不会忘记看我的化验结果,会不会忘记给我打电话。。。他的病人,是他要关心的对象。


到诊所拿了处方和三个月后复查血常规和铁蛋白含量的化验单,然后取药,三个月的补铁药剂,好几盒,竟然也还是5纽币,药费似乎和药品的数量无关。到今天,吃了10天的药,头晕的症状终于缓解了很多,然而,不敢怠慢自己的身体,朝圣般按时吃药,不断补充各种红肉,还有能想到的补血补铁的食物。再也不敢熬夜超过晚上11点,哪怕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对自己的身体负责——道理总是很懂,但行动起来又难免任性。记得在年初时,列了长长的清单,想在这一年的事情太多,然而2017年几乎要过半,计划中的任何,都比不上健康对我重要了。


生病有什么可怕?

不知道大家都怎么面对“生病”,就我而言,小时候我自己感冒发烧是常见病,磕磕碰碰也不少,后来有了YY,他生病时,我会有担心但不会过度焦虑。而出国后,我觉得“生病”是件“可怕”的事,说实话,移民办妥的那一刻,我最担心的竟然是移民目的地国的医疗。担心什么呢?担心看病“慢”,担心国外的医生没有国内的医生“见多识广”,担心不能像国内的“熟人社会”那样,在紧急的时候,总能找到一些间接认识的名医。而偏偏就是这么不巧,不管自己是多么焦虑多么怕,病,没有躲开。这9个月的新移民生活,特别是最近3个月持续的生病,让我熟悉和适应了新西兰的医疗。


它是挺慢的,但任何家庭医生的诊所门口都有写明,哪些症状是紧急情况,会被医生优先处理,同时,对于需要转诊到专科医生或者医院的情况,家庭医生也作出处理。既然“病去如抽丝”,一般病症诊疗过程慢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它的诊疗费确实不便宜,而且不同诊所差别非常大(我现在就医的诊所,对注册用户是42纽币一次,但Lab隔壁的诊所竟然是18纽币一次),但处方药经济实惠,Lab检查免费,从总价控制的角度来看,和国内也差不多了。


它确实更多的提倡病人使用“多休息、多喝水,甚至是等待(有一次手部腱鞘囊肿,医生就是让我回家等半年内自愈)”来解决病症,但对于需要格外关注的情况,也并不吝惜开药,比如我这种从雾霾城市来又得过急性支气管炎的人,咳嗽很久就会给我开抗生素,而给病人开药的过程又会特别体现出了“节约”,如果需要吃一周的药,那药剂师绝对不会给病人8天的药,如果医生在系统里看到上一次开的药还没有过期,就会告诉你回去继续使用这个药。


它对儿童真是难以想象的好,各种预防针免费打,13岁以下孩子生病后诊疗费是0,处方药也是5纽币一份,定期会有牙医打电话来请小朋友去检查牙齿,而18岁以下一般检查和治疗费用都是0。


当然对于我这样在国内习惯了“快”看病的人,还可以买并不昂贵的商业医疗保险,以便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转到专科医生处,得到更周到的诊疗。


了解更多,也就放心更多,“”的就更少。在一个对我来讲还有点陌生的城市生活,对新西兰的医疗体系从不信任到信任总需要个过程,这也算是三个月生病的收获。最后,祝我在这个深秋的季节,快快好起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篇外音(来自http://www.kannz.com)

新西兰的医疗服务以公立为主。大部分的诊所、医院、护理院和其它医疗机构都是通过政府提供的资金运营。新西兰公民和持有永久居留权的居民,以及持有两年工签者,都可以获得由政府补贴的家庭医生治疗或完全免费的医院住院治疗及手术费用,另外还有带有补贴的医药费用。只要在新西兰境内的自然人,在意外伤害发生的情况下,则由意外伤害赔偿局(ACC)提供一切治疗、康复、看护、陪护费用,甚至有工资赔偿。


新西兰的公费医疗服务包括:包括:在公立医院获得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政府补贴医生门诊费和化验检查费,药品补贴,免费的母婴保健服务,低收入成年人和所有儿童可以获得免费的基本牙科医疗服务,所有人都可以获得ACC意外事故伤害保险


在公立医院获得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在公立医院得到免费的医院专科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以及在医院内进行的X-光和医学化验检查等服务。在医院住院期间的住宿费用也完全免费。在公立医院的的急诊中心看病,如果病情属于可以在全科医生诊所解决的普通急诊,那么医院可能要您缴费。


政府补贴医生门诊费和化验检查费:在新西兰,医生诊所和医疗中心都属于私营医疗机构。去医生诊所看病的诊疗费用不属于公共医疗的范围,需要自己支付相关的费用。但新西兰政府会提供诊费补贴,一般成人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贴,通常在10-40新西兰元之间;另外,绝大部分诊所的医生为六岁以下的儿童免费治疗。


此外,如果患者的主治医生开化验单做医学检查时,相关费用由政府支付,患者不必付费。


药品补贴:新西兰政府制定药品补贴清单(Pharmaceutical Schedule List)。如果病人需要使用清单上列出的处方药品,可以得到补贴。成人购买处方药时,每种药个人支付的金额不超过15元。如果您参加PHO,由PHO的医生为您开处方,购药时个人支付的费用一般每种药不超过3元。六岁以下儿童的处方药是基本免费的。只有列在其药品清单(Pharmaceutical Schedule)上的处方药才可以得到补贴。非补贴清单上的药品需要您全额自费购买。



欢迎关注公众号:KiaOra慢生活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