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
  • 简体
  •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新移民融入新西兰是可望不可及的妄想?

来自:新西兰月野兔 0 0 2016-11-15

作为一个海外党,来自旧时亲朋最常见的问题是“你们那儿xxxxx是不是特便宜”,其次大概就是“在那边还能适应吧”了。


这里的“适应”大抵有两重意思,一重是饮食水土,另一重就是文化习俗,经常见诸媒体的正式称呼是“融入主流社会”。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相当可疑的说法。

01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首先是“主流社会”。


在国内说起主流,明面上比较容易联想到的是车子房子票子,背地里往往还有户口户籍、皇粮编制等关联选项。


我有个大学同学的哥哥在北京工作了十几年,在一家市值数十亿美金的纳斯达克上市互联网企业带了一个一百多人的核心技术团队,但落不了户,至今解决不了孩子读书和高考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没准老四九城遗民们觉得他还不如一个胡同串子“主流”——如果说“主流”意味着认同,则我朝语境下的“主流”常常和户口、职级、收入等混成了一锅烂粥,根本掰扯不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在西方语境下,所谓的主流更多是一些普适性的价值取向,比如不能歧视残疾人,做生意要按时结款,诸如此类。


但这些价值取向更多时候是倾向保守的、防御性的,很少会带来地图炮级别的攻击性,也甚少关注个体的身份、地位这些元素。


反倒是一些基于历史和地缘而形成的审美、兴趣等因素比较重要。


比如在新西兰,你要是连Rugby里Full Back是什么位置都不知道,那跟公司里的男同事们就没了至少四分之一的话题。

02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实“融入”这个词也很暧昧,因为它既无法定量,也无法定性。


而所谓的“第一代移民都是炮灰,第二代移民比较容易融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决心移民的为人父母者平添了几分悲壮,或许也坚定了他们的决心,但实操层面的个体差异也可以大得超乎人们想象。


我在怀大认识了两个已经入籍的华裔同学,一个是小学二年级跟父母移居新西兰的大陆男生,另外一个女生来自台湾,来新西兰时年纪稍小一点,但也大致相仿。


但两人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却是大相径庭。


男生平日上课时都和大陆学生坐在一起,除了英文水准远高于大陆学生平均水平外,举手投足间的举止和气质都是完完全全的华人脾性。


女生却一直和本地kiwi(新西兰人)学生混成一堆,抛开人种和基因的话,口齿眉目间全然没有半分东方气质,甚至包括一个手势,一句口头禅,一个表情,都活脱脱一个土生kiwi。

联想到叮叮在澳洲十岁大的表姐,三岁就迁居到澳洲的她虽然还能说上一口不咸不淡的粤语,但喜好、动静以及思维方式,早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澳洲姑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代移民通常在语言能力上没有什么障碍,也自幼接受本地“主流”教育,按理说应该无缝“融入主流社会”才对,但以我所见,仍然自觉游离于本地主流社会、自认为“异乡人”的第二代移民并不在少数。


其实不要说移民,就算是在国内,在异地工作、生活的新北京人、新上海人和新广州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摆脱人在他乡的疏离感,无法在精神上真正融入居住地的环境。

举个例子,说中国人是最喜欢组建各式各样的“同乡会”的群体,大概很难反驳。


我刚来汉密尔顿没多久,就收到过诸如怀卡托华人学生会、山东同乡会等各式各样的入会邀请,华人圈子里也充斥着“华人当自强”,“华人要团结才会被重视”之类的说法。

当然,以个体选择来说,我并不反对华人选择加入这类群体,但是这类基于地缘属性的组织,本质上必然是内生的、封闭的。


逛华人超市,看华人报纸,装华语电视机顶盒,周末参加华人家庭聚会,然后愤愤不平的抱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进而推导出被排斥、被歧视所以华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结论,怎么看都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03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实从词意上来说,融入应该是一种主动行为,而所谓“主流社会”并没有主动伸出双手拥抱新移民的义务。


现代西方文化也并不推崇对个体行为的主动干涉:你们爱跟谁一起玩,是你们的自由。

但真正从主观意识里排斥华人的kiwi,我还真没见过几个,倒是能一起聊音乐、电影和足球的kiwi朋友,还真是交到了几个。


奥克兰西区有一个叫Stripe的咖啡馆,环境优雅,逼格爆棚,店员的音乐审美很合我的口味。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店里整个下午都在循环radiohead的《OK computer》专辑,我看客人不太多,便叫住一个店员小哥,跟他连说带比划的聊了半天(彼时笔者的口语还是渣渣),居然也能从radiohead聊到britpop,new wave,一直聊到British Invasion。


大概半年后我又去这家咖啡馆,店员小哥一看到我就扔下手里的活计,抓住我疯狂吐槽radiohead的新专辑太烂长达二十分钟,最后还约我一起去看明年2月份奥克兰的Guns N’ Roses演唱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经常被老婆冠以“滥交”之名的我,就靠着一手过硬的厚脸皮外家功夫,还先后结识了激流岛农耕摇滚老牛仔,怀卡托大学逗逼担当老师,日本拉面馆中年老板,马来西亚华裔飞车党地产中介,加油站毛利收银员姑娘……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04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也是我不喜欢轻易使用“融入主流社会”这个说法的原因之一。


这个词太大,太漫长,太难达成目标,而且难以衡量。


雅思能考8分进而摆脱语言障碍算“融入主流社会”吗?


在当地就业、置业、事业有成算“融入主流社会”吗?


都未必。


但交一个当地朋友,培养一个可以和当地人交流的兴趣爱好,了解当地主要政党的理念区别,知道当地一些现状的历史背景和成因,这些都不难做到。


把这些当作一个一个小目标,在未来的几年里慢慢实现,让自己和当地人聊天的时候不至于无话可说,是最切实有效的做法。


能否达成“融入主流社会”的伟大理想且不去管它,但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丰满、更愉悦,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和有趣的东西,我是百分之一百二十分的笃信的。


至于这个伟大理想,就像一朵花开。


只要温度、水分和光照都在,剩下的嘛,静待就好。


月野兔本人

微信:kittyliubr

以独有的敏感触角感受中新两国的生活差异、文化碰撞、思想交流,坚持撰写既实用,又有趣,又能让读者产生感情共鸣的清新好文。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