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疫情中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社会实验”,将如何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20-06-02

最近,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编制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告(1.0版)》。报告预测,疫情过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可能向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个以智能化、无人化、远程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形态正加速走来。

数字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最近,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编制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告(1.0版)》。这份报告通过对200余家企业机构、30余个场景、230多个应用案例的全面梳理,发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已经全面嵌入整个防控体系和相关工作过程,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全面快速应用

这份报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自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关于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作用的部署与举措;第二部分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用图表形式展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新冠肺炎防控的全景图像;第三部分基于相关报导和调研材料,从科研医疗、疫情管控、物流交通、远程教育、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政府政务等7个方面出发,梳理了各个疫情防控场景下的应用案例;最后,报告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思考。

报告显示,在政府的有力组织和各界的积极参与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很快应用到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各个方面。从超级算力助力病毒溯源和药物研制到算法读片辅助病情诊断,从大数据分析预测人流趋势到无人机喊话监督防护行为,从智能化物流运输到远程教育远程办公,从“随申码”等健康标识精准管理到政务业务“全程网办”“数字清关”,人工智能第一次在人类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短时间内被全社会应用推广。


规模空前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报告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次集中大考,也造就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人工智能社会大实践,某种意义上自然形成了一次集中的“社会实验”。“这个史无前例的社会大实验压缩了时空,激发了需求,使我们更早全面地体验了数据和算法的巨大重构作用。智能经济、智能社会提前在这个社会实验中进行了培育和验证。”

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疫情对工作模式、生活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都带来了全方位影响,也孕育了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空间。在这次战“疫”中,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的想象力被充分激发,丰富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社会接受度也大幅提升。报告预测,疫情过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可能向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个以智能化、无人化、远程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形态正加速走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或将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运用新技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研究员表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其中一个重要考点,是如何更好地适应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治理能力。

这场考试早已开始,近两年各地推动政府数据公开和“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等改革经验,为疫情防控打下了基础。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级政府依托信息技术创新治理模式、重构治理流程,同时促进了通信、交通、卫健、公安、社区等多个系统的数据对接,为提升治理能力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同时,这次疫情也暴露出数据整合和数据质量等方面仍然存在堵点难点。把好的工作经验制度化,进一步破解难点堵点,将成为各级政府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内容。

进一步思考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疫情中对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体验,还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人类与技术的关系。”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室主任王迎春副研究员说,快速交通和深度全球化,一方面带来的是工作生活的便捷和紧密的全球生产消费体系,另一方面也使风险可能被迅速放大。科技客观上已经成为风险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风险我们必须依靠科技,但科技必须以人为本。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对确诊病例信息的公示范围、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应用边界等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既发挥科技作用,又规避相应风险的制度保障体系。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出现了偏远地区学生上网课信号弱等情况,说明要想建设智能社会,必须进一步破解“数字鸿沟”问题,促进技术的普惠应用。

报告指出,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动员组织这么多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机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是因为有强大社会组织能力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是得益于2017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对相关领域科技的大力投入和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还有社会资本和科技企业家的弄潮儿精神。通过这次科技战“疫”总动员,我们可以得到两点认识:一是数据和智能化思维已经逐步内化于国家治理体系,二是我国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已经初步构建起来。

(转自丨三思派   作者丨俞陶然)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