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话说平民(2):田植三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19-04-19

       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叫“老三届”。

      老三届是指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在校的1966、1967和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因文革造成无法继续升学,到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观,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机。这些老三届离校后基本上都下放农村,当了知青。

       本文说的主人公田植三1966年高中毕业于新化一中,是典型的老三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我跟田植三素昧平生。最初听说这个名字,是在一个知青同学群里。下放在湘乡大田的几个知青在回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时,常常提到他,并尊称他为“植三兄”。与他一同被尊称的还有一个“利平姐”(罗利平),后来得知,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

在2017年10月21 日的聚会上,我第一次与植三兄和利平姐相见。他们谈吐儒雅风趣、举止谦卑有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中左一为罗利平 ,左三为田植三


       植三兄大我几岁,1947年生。祖藉是湘乡大田公社大田大队第四生产队。大田公社过去也叫田家冲。据说田姓人家是这块土地上最早的居民,田姓人口最多,是这里的大姓。关于田姓有一种说法,源于毕姓,宋时毕升的后裔中有人犯了事,受到朝廷追罪,族中有人怕受连累,改名换姓,便取繁体字“畢”字上的田作为姓氏。

       冲,在地理学上指山区里的平地。田家冲从何而来?据下放大田的知青任湘荪实地考证,七十年代,龙洞乡的一座石灰窑底下有一山洞,龙洞乡即因此得名。湘乡又称龙城,大概也是因此而来。湘荪特意下到龙洞察看,见洞口直经大约2至3米,深不见底,近洞口即有一股凉风扑面,他往里走了不到10米,就感觉寒气逼人,而且黑漆漆的,再走不下去,出得洞来往下俯瞰,洞里一条细流沿两旁的山体汇成一条小溪顺流而下,至不远处开阔了不少,出现了一道较平坦的山湾,逶迤通向涟水河,这道湾就叫田家冲。他得出的结论是:远古时期,洞里流出的水量一定充沛壮观,田家冲可能因此被冲击而成。

 

     2

       田家冲出了个高才生叫田少刚,他是植三的父亲。田少刚193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在长沙广益中学、湘乡一中、东山学校、湘乡二中和湘乡师范等名校授课,1954年调往新化一中。田老师数十年执教湘中三地,培养了无数优秀学生,可谓一代名师。

       家父的言传身教给少儿时期的植三以良好的熏陶,他从小就有抱负、有才华,读书、唱歌、跳舞、拉二胡,无忧无虑地度过了青少年的一段美好时光。

       利平1966年于新化三中初中毕业,也属老三届。她比他小三岁。两人的父亲曾经是同事,且都有文艺特长。两人不在一个学校,偶有交集,植三在她父亲罗老师那里,认识了她,她却不知道他。他对她渐生好感,但牵手的时机尚未成熟。

       植三高中毕业那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兴起。十月,他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利平也在同一个时间上山下乡和他在同一个新办的农场,两人渐渐熟悉,志趣相投,互生爱慕。1967年8月,上级有文件规定,1966年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应复课闹革命。于是,他们又响应号召离开农场,回到原学校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植三回校后发挥文艺特长,参加了学校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到厂矿农村演出。从那时开始,他更加热爱唱歌跳舞等文艺活动。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号召大家响应伟大领袖的指示:“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自此,神州大地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

       二十出头、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植三毫不犹豫地跟进时代的潮流,再次积极报名上山下乡。当时,他可以回原下乡的农场,也可自己挂钩到其他乡村去。

       父母亲主张他回祖籍地湘乡大田当知青。因为新化,地处湖南中部、资江中游、雪峰山区。人多地少,人均两分地,而大田人均两亩田。于是,植三与新化和湘乡两县知青办(当时叫四个面向办公室)交涉,回到了湘乡大田公社,利平仍返回了新化农场。

       植三母亲为了让儿子安心务农,也和植三一起从新化来到了大田。刚到大田,很是凄凉,连安身之处都没有。百般无奈之下,生产队把一间保管室腾空给他和母亲住,在堂屋里打个柴火灶。保管室实际是他伯父母的房子,伯父去世后,伯母跟孩子去了南京。空荡荡的房里一张床都没有,植三弄来两条长板凳搭块门板做床,让母亲睡,自己就找了个生产队不用的扮桶,翻个底朝天做床,睡在母亲的旁边。

 

         3

       有一种温暖叫真情。危机和苦难最能考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尤其在那个政治口号铺天盖地、物质匮乏生活清苦的年代。

       1969年,由于多种原因,利平所在的新化县农场无法办下去,宣告解散,农场知青由当地公社安排插队落户。那年夏季,十九岁的利平为了心爱的植三哥,岡顾一切,奔大田而来。“双抢”之后,他们冲破重重阻力结为伉俪。没有家具电器,没有浪漫婚房,共同的志趣和理念,把两颗火热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婚后,他们的精神世界无比欢愉,但物质世界却困苦难言。植三父亲1966年被打成黑帮份子,关进农场劳动。造反派扬言要用汗水洗刷心灵,他父亲没有抗争,默默地忍受着屈辱。1970年又被打成反革命,被遣送回老家。这样,一家四口,分三拨从县城全部落户到湘乡大田那一块并非富庶的地方。大田土地贫脊、水田散落,作物产量低。许多知青不畏艰苦从四面八方来到大田落户,这里后来还成了知青工作的红旗单位。

       植三身材不高,体薄力弱,春耕时挑大粪氹,双抢时挑湿毛谷,简直把他累得半死。加之家庭背景,在生产队受到个别人的刁难和歧视。荒唐的是,生产队还有人居然不承认他们的知青身份。公社通知他们去开知青会或调他们参加文艺宣传队,生产队有个别人不满。利平姐,本身没有家庭包袱,人又能干,农活拿得起放得下,人家也不敢欺负她。若有人刁难,她不卑不亢,挺身而出,为家庭讨回公道,甚至还敢和人干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那些歧视植三兄父子的人多少也有些忌惮。其实,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利平姐这么做是要冒风险的。

       每到夜深人静,感到悲凉忧伤的时候,他们就会哼唱那首流传广泛的“从北京到延安”的知青歌曲:“从北京到延安,路途是多么遥远。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爹娘,热泪洒在儿胸前;可怜的孩子啊!你是多么可怜……。从北京到延安,望不尽的荒草滩,……”。他们在逆境中绽放着自己火热的青春,抚慰着彼此沧桑的心灵。

 

        4

       植三的父亲身体不好,头两年还能做点晒谷之类的轻活,以后不能出工了。他们婚后生育了一个女儿,一家五口,不仅生活十分艰难,同时,还背着沉重的政治包袱。个人无法选择出身,青春无法选择时代。面对城乡生活的巨大反差,他们曾经有过迷茫,有过困惑。苦中思甜,难中思乐,他们对人生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于是,他们振作精神、不甘沉沦、抛开世俗、积极奋争。他们很快融入了家乡的艰苦环境,学会了所有的农活。他们领头树起了"大田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面大旗。田头村口,屋场谷坪,他俩且歌且舞、吹拉弹唱,给辛苦劳作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受到大家的欢迎。农忙时,有人提议:“利平姐可以不干农活,只要她在田头唱歌。”妇女和孩子们齐声附和。

       植三后来回忆说:“人到了这个地步,还得活下去,我们开始坚强起来,不能被困难吓倒。其实我们的困难,也和大多数父老乡亲的困难一样,不同的是来得太突然,更重要的是没有生活经验。我们马上改变思路,调整心态,采取多种措施。我和利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出工,多赚工分,因为我们的生活来源就是生产队的收成。其次是种好自留地的蔬菜,多余的菜送楠竹山(距离约7公里)去卖,菜多也好喂猪。”

     “父亲深知我和利平的负担重,也要求生产队安排做点事,挣点工分。年近六十的老知识分子,教了一辈子的书,到生产队能干什么活?只能是放牛、捡狗粪,双抢和秋收时守守晒谷坪,平均每天能获得1分多工。我开始只有9分工一天,后来生产队队委会也觉得我的负担太重,给评了强劳动力,每天可得10分工,利平每天6分工,这样全家平均每天有17分多工,年终结算每10分工不到0.2元。一年到头,进不了几个钱,但只要不欠生产队的,就说明我们努力了。"

       10分工不到两毛钱,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一个强壮的劳动力辛勤耕作一天,其收入不到两毛钱。你相信吗?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听起来真会觉得是天方夜谭。顶风沐雨、披星戴月、辛辛苦苦地干上一年,年底不进钱,反而欠钱。这就是当年中国许多乡村存在的真实情况。

       植三兄一家的困难可想而知。他们没钱,分配给知青的计划熔猪油都买不起,只能把猪油指标送给他人,自己常常吃"红锅子菜"。青椒丢到灶里煨一下,放点盐一拌,就是美味佳肴了。当时生产队规定每户喂鸡不能超过两只,他们喂两只母鸡,生的蛋小孩都吃不上,要送到供销社兑换食盐和煤油。利平和伙伴们利用雨天或清晨不出工时,上山摘粟子和黄枸子卖给供销社兑些生活用品。没有钱买牙膏,他们就在生产队烧的瘪谷里扒出里面的白灰当牙膏用。他母亲学过缝纫,舅舅送了一部缝纫机过来,他母亲就教利平裁剪和做衣服。利平悟性好,很快就能做点简单衣服,下雨下雪天不出工时,给人家做点简单的衣服,也能赚到几毛钱。他母亲还教利平纺棉花、绩麻,棉花是生产队分的,麻是自留地里种的,每年也能织两丈棉粗布几尺麻布,给小孩做两件新衣裳,添制新蚊帐。

       日落霞红,时光更替;春去秋来,秧绿穗黄。起初不能区分草和苗的他们成了劳动能手,在那片祖辈们开垦过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洒下了青春与汗水。植三还被队里安排做记工员,负责管理生产队的出勤和记工分。在公社时代,生产队的年终决算和利益分配就看工分多少。因此,记工必须由大家都信任的人来做。植三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把这份工作做得很好。每天,他手提闹钟,吹着口哨,出工在前,散工在后,晚上还要把计分记录检查几遍,生怕出个什么差错。

怀着对未来的希冀,他们在困境里坚守、奋进。1976年公社办起了“五七中学”,师资匮乏,植三与父亲均被召唤出山执教。父亲教语文,儿子教数学,享受民办教师待遇,队上拿10分工,公社每月发津贴12元钱,钱虽然不多,但家庭的生活窘境逐步有所改观。这是植三兄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他怀着感激之情,上课非常认真负责,受到学生欢迎。他教过的学生里面,有个叫丁农一的学生,数学成绩特别好,后来成为数学教师,在湘乡一中做校长至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憨厚的植三在回忆那一段艰难的岁月时说:“我非常感谢大田的父老乡亲,是他们让我们一家安稳度过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也非常感谢大田的知青,是他们的微笑、话语,鼓励了我,让我们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4 与知青战友合影  前排左一为 田植三

 

        5

       岁月沧桑,曙光来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笼罩在神州大地的阴霾逐渐散开。1979年,植三父亲获得平反复职。当年,植三兄一家随父亲回城返回新化。至此,植三全家苦难悲壮的经历宣告结束。

       他和利平面临浴火重生的机遇。这年,他三十有二,她年近三十,面临就业的大问题。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经过十几年艰苦生活的磨练,植三不愧是当年思想成熟、文化水平较高的知青代表。他将自己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来思考,选择自己的事业,在为更多的人谋幸福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的命运与家庭出身密不可分,并受家庭影响严重,理想的树立和实现都面临着各种困难与变数。植三少年时就有当数学家的理想,时过境迁,面对现实,他觉得能让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就是最大的理想。

       抱着岁月如歌的自信,植三义无反顾跟着父亲上了讲台,边教边学。为更好从教,1980年,他考取了娄底师专数学专业(现在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毕业后,又返回教师岗位。利平姐则进了新化氮肥厂工作。当了十几年知青,尝尽了酸甜苦辣,他们知道工作来之不易,百倍珍惜。夫妻俩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从不怕苦怕累。1981年,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他们又生育一子。

       在新化执教期间,植三殚精竭虑、专心教学,成了县里的名师。学生家长想方设法要把孩子送到他任教的班上来,包括县领导的小孩。有两届招生,强烈要求编入他班的人数太多,学校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只好要他当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班数学,每班都是九十多个学生,说也怪,学生很听他的话,教学效果极佳,班级中考时成绩拿到全县第一。

       植三的文艺才能也发挥了作用。他指挥所教班级学生的大合唱,多次获全校第一名。学生搞合唱比赛,全部服装都是植三设计,购买布料跑缝纫店裁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发表了几篇有关数学教学和怎样当好班主任的论文,评上了高级教师,还应邀到新化教育电视台介绍当班主任的经验。2000年,他与新化一中校长的个人简历、论文和优秀事迹同时入藏新化县档案馆的《新化县名人档案》。当年,全县教育系统仅他们两人享受此誉。

苦尽甘来,幸福满满。他们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在家里教子有方。女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儿子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现在,女儿在深圳平安银行工作,儿子在长沙中国银行任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7年,植三兄光荣退休,利平姐在之前的企业改制时早已退出岗位。他们在长沙和深圳之间来回奔跑,乐此不疲,尽享天伦之乐。在深圳,植三参加了老年艺术团,他们编排的舞蹈节目2012年在四川绵阳举办的中国第三届老年舞蹈比赛中获银奖;2014年他们的舞蹈节目在深圳举办的全国知青文艺比赛中获金奖;2014年10月参演中央一台正大综艺《宝宝来啦》四期节目,在中央一台和二台播放多次。说起这些,植三从没把它们看成是成绩和荣誉,而当成是一种娱乐和生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植三兄和利平姐的人生之路,崎岖坎坷,跌宕起伏,让人感叹,令人深思!在那个难以言表、湮灭个性的年代,他们闪耀过的青春,虽已成昨日黄花,但尚未被一段无奈的历史所吞噬,而是在这段迂回的道路上更加励志地绽放。人们将永远记住这一代人为中国社会进步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人到暮年,喜欢回忆过去。我问他这辈子最乐意的事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到:“我热爱教育事业,我喜欢当班主任,我乐意和学生在一起,我愿意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我来世还想当老师。”

     “人们可以谴责历史,反思历史,却不能改变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在不能改变的大环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关爱他人,成就自己,这才是人间正道。”植三兄于是说。

我相信,这是他的切身体会,也是肺腑之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就是受人尊敬的老三届、一介平民田植三!还有他的妻子罗利平!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