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网络上,有个中国留学生走红了。因为她不仅成功救了一个人,而且当别人问及她的国籍时,她毫不犹豫回答:I'm Chinese!
事情还要从1月10日美国旧金山飞往檀香山的这趟航班讲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凡做过飞机的人都明白,经济舱的条件坐着确实没有高铁动车舒服,特别是加上气流的颠簸,再遇上数小时长时间的飞行,身体条件差的人很容易吃不消
赵敏乘坐的这趟航班就是这样,下午5点从旧金山出发,经过6个多小时的空中旅程,当晚11点才能落地檀香山...
太阳还未落山时,乘客们一个个还都生龙活虎的,看着窗外的云层,对目的地充满着这样那样的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舱渐渐安静下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灯光暗了下来,耳边也传来了陌生人酣睡的声音....
就在这一片带着些许乏味的安静祥和中,一位美国老者的求救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飞机上的广播突然响起,一位60多岁的美国乘客突发心绞痛,乘务员紧急广播寻求医生帮助...”
由于飞机正在高空航行的途中,若紧急迫降必会引起客舱内气压的骤变,肯定对病人的病情不利。
若返回或继续航行,怎么说也要至少个把小时,面对这种突发的心脏疾病疾病,病人不知能否撑得了那么久。
【赵敏是个护士】
赵敏于2009年曾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攻读护理本科,毕业后以医学英语考试两个A两个B的成绩拿到了护士执照。之后便留在澳大利亚医疗机构从事护士及管理的工作。这么些年过去,她可以说是经验丰富,应对突发情况的老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当听到飞机里的通知,内心曾稍有犹豫,因为自己已经到了美国,而自己的行医执照是澳大利亚的,心里还是有一定压力。由于国别差异加上没有这边的行医执照,赵敏担心自己贸然救人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再说,她今年2月就要去进修研究生了,这次航行本是开学前去度假的,万一事情没处理好,会不会影响....
赵敏虽有些担心,但在一个有良知的医者心中,没有什么比救人更重要!
就这样,她急忙跑到机舱的另一头查看病人的情况。
令她感到暖心的是,在她赶到时,已经有另外四位乘客医护人员在询问老者的病情了,其中有两名美国医生和两名实习护士
在查了病人的脉搏血压之后,发现她的血压值已经降到80/65,脉搏跳动得也很慢,而且病人想呕吐,心脏很不舒服。
五个人经过商议,很快达成一致,他们先让老人平躺下来...
在给病人服用了阿司匹林,大约20多分钟后,病人血压回升,还提出想要喝水,身体状态逐渐平稳。看到病人好转,赵敏和机上所有关心他的乘客都送了口气,大家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等待着航程的结束...
【事态的恶化】
距离老人恢复平静已经过了大概40分钟,赵敏也从紧张的情绪中缓了过来,一边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一边拖着疲惫的身躯快要进入甜蜜的梦乡。
然而,就在这时,客舱广播再次响起,老人病情反复发作,情况比上次更加危急,施救刻不容缓!有了上次成功地经验,看到了充满了大爱的寰球,赵敏这次不再犹豫,首要时间赶到了老人的身边。
但除她之外的其他四名医生,这次只来了三个,赵敏顾不得那么多了,凭着多年的经验,她迅速的做出了正确判断:病人之所以会病情反复,生命垂危,正是因为他虚弱的身体无法应对高空的缺氧状态!
赵敏之后表示:“在查看了老人情况之后,我们向机组提出先给乘客吸氧,然后为她输生理盐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缺少挂吊液的装置,赵敏就把衣架挂在行李架把手处临时代替,整个注射过程由赵敏一个人熟练地完成,其他几位医护人员在旁边进行协助。几分钟后,病人再次稳定下来,直到飞机安全降落檀香山,这位老人的病情再未反复发作过!
【全机人员为她鼓掌】
客舱内的所有机组人员和乘客都目睹了整个救援过程,在赵敏返回座位时,乘客们自发地冲她微笑,为她鼓掌。
机长特意向她们表示感谢:
Well done guys!I appreciate your help. We made it 30 minutes ahead of arrival.
(做得很好朋友!很感激你们出手相助。我们成功提前30分钟到达目的地。)
下飞机前,这名被赵敏亲手从生死线中拉回来的老人也亲自向赵敏和其他几位热心的医护人员真诚道谢,表示“自己很幸运遇到她们”
在去酒店的路上,同航班的几位旅客遇到并认出赵敏,也纷纷称赞她“Good job !”(干得漂亮!)
不过最令赵敏感到激动而骄傲的却是当机组人员在事后问她是哪国人时,她自豪地说出“I am Chinese”的那一刻!
赵敏在朋友圈里写道:
“当机舱内所有乘客为我鼓掌的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作为航班上只此的中国乘客,我愿用行动告诉所有人‘I am Chinese’,愿意带给身边的人更多不期而遇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