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墨尔本三年多的生活】A Loser Like Me,留学生的心声

来自:微尘flyhome 0 0 2016-08-19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直很想写一篇 A Loser Like Me(我是一个失败者)的随感,最近终于动笔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所谓炫耀我的留洋生活,而是能把我的经历更好的分享给大家,谨此纪念我在墨尔本三年多的生活和我走出‘失败者’阴影的勇气。


自己的选择


从小学开始,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尖子生,如果真要划分的话,估计在老师眼里也只能属于一个优等生。但是,本来充满自信的我却败在了中考脚下,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把自己定义为Loser(失败者)。中考失利,无法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这种挫败感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初中时就打算以后一定要出国深造,由于中考的原因,我不得不把自己的计划提前了。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对自己说我要出国。任何事情都是说的容易做的难,但是现在想起来,我很庆幸当时坚持下来了每天除了管好自己的课业以外,每天花时间看美剧;看原版的英文书;听英文歌和背单词。这一坚持就是两年。


我在墨尔本三年多的生活和我走出‘失败者’阴影的勇气


高二时,当我和老师们提出我要出国留学,有的给了我衷心的祝福,有的却说我为了逃避高考而选择了出国。心里有些许不平静,但是当现在回首分析,我没有后悔我的决定。第一,我承认当时是有小部分想逃离高考的想法,因为还是不能非常理智的接受那个现实,而且心中也有对于再次失败的恐惧;第二,我觉得不应该为了一些话一些事而变得目光狭隘,而是应该把自己的目光放长,以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大局;第三,真心觉得国外的教育水准比国内的高,特别是从高等教育来说。


预科


当时因为只读完了高二,所以无缘澳洲第一墨尔本大学的预科,我选择了莫纳什大学的预科。但是当我得知我还是有机会凭自己的成绩考进墨尔本大学时,我明白这就是我想做的。很多人和我说,放弃吧,墨大分数要求太高了,太难考了。


的确,当时是有许多人不敢去尝试,更有人在中途放弃的,但是我觉得我能行,有的时候就应该迎接正面的挑战,只要我能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现在依旧记得2011年的那个春节,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人,只身在外过的节。当时因为预科开学早,必须早点回到墨尔本,加上学业的繁忙,本来约好和朋友一起吃年夜饭的,也把饭局推了。年三十那天也只抽了短短的三十分钟和家里人视了频,然后又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学业上去。


剩下让我非常担心的就是我的语言能力,当时为了读预科的压缩课程,在出国前把雅思考到了6.5。本让我引以为豪的雅思成绩,在预科班中却不敢提起。那是班上有许多马来西亚人还有一个非洲人,英文都说的非常流利。再下来,还有印度尼西亚人,还有来自香港的同学们,个个英语都比我强。顿时,我的压力倍增,加上第一次在预科的英文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让我下定决心要练好英文。


因为当时未满18周岁,所以寄宿在homestay家里,于是我决定了每天一定要抽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和房东聊天。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了解澳洲文化,另一方面对我提高英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转眼,半年多的预科就要结束了,深思熟虑之后,我和我妈说我想读墨大,第一是因为墨大的会计与金融在全球排第八。既然我选择出国的一个理由是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为何不选择更好的学校呢。再者,我的成绩因为高出莫纳什大学分数线50多分,所以觉得不报考墨大有点可惜了。就如同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明明可以选择北大清华的,最后却填了浙大,虽然浙大也是相当好的学校。于是凭着半年多的预科成绩和雅思成绩,我如愿以偿的进了自己向往的墨大。当时也只有包括我在内的四个人考到了墨大。


大学


在大学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就是以下五大块了 1)学业;2)经历;3)朋友;4)家人;5)人生规划


1)学业


许多人常常和我说,没有必要门门课考高分,等你毕业了,拿的不就还是一张证书而已。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首先,如果有稍微了解一下的同学应该知道,当在申请工作时,特别是好的公司,在你简历上基本空白的情况下,你的成绩就会是你的敲门砖。而这一点我也和多家大公司的HR确认了。


第二,既然交了这么昂贵的学费,来到了这么好的学校,不好好学,既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有朋友说,选修课修个轻松点的吧,比如读个初级中文什么的。对于选课,我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除了必修以外,要选择一些能给自己带来实践经验的课,绝对不为了只是让自己成绩单上分数好看一点而去选一些水课,因为这会使我出国留学失去意义。


第三,有些人可能认为我有点偏激吧,但是我觉得竟然作为一个学生,学生的本分就是把书读好,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如何把自己称之为学生呢?第四,我觉得可能是个人原因吧,是被老外称之为‘Pride’的问题。因为我想让自己成绩非常出挑,而不是仅仅追求一个pass而已。所以总是在追求着考高分,收集着各个教授发给优秀学生的表扬信。


2)经历


在墨大的近三年中,我也经历了许许多多。从大一时到处做志愿者,到之后的去世界500强公司做项目。让我心中最有感想的就是,虽然自己走的是偏学术的道路,但是如果理论不能很好的结合实际,那么就算读完了phd,也只能做个不符合现实的书呆子。虽然说学业的重要性,就像我之前所提到的,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各种人生经历一文不值。与其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泡图书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还不如分一部分的时间出来去做一些与现实相接轨的事情。


于是,大一时我参加了许多的志愿者项目;大二的课余时间主要都花在了学生会上;大三的时间,除了保障门门功课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以外,我参加了一些公司企业计划制作的比赛,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去大公司做项目的机会。


我觉得真正改变自己的应该就是2013年吧。去年,我经历了太多的得与失。先从得来讲,最让自己开心的是拿到了金融三位教授发的表扬信,其中投资学考到了800多人中的前5名;然后,在通过几轮赛选以后,凭着还是一个大二生的身份和学校发的奖学金来到了香港的一家大公司中做项目,之后的半年为迪士尼(澳洲)做了近半年的咨询项目。


在这两家公司学到的东西,让我真真了解到了什么叫做学以致用,也让我好好地感受了一下真正的工作生活。而在人的一生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在选举学生会部长职位的时候,以几千票中的21票之差不幸落榜;在参加公司企业计划制作比赛时,虽然进了决赛,却与冠军无缘;年底时,以微弱的差距,与墨大学术类最高荣誉及奖学金擦肩而过。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愿服输的人,每一次输,我都不能够输的心服口服,总觉得自己的要比别人出色。后来想想,这是一种特别不成熟的表现。年轻人,特别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最难做到的就是低下头来虚心向人学习。而在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之后,我渐渐地学会了这点,而这些经历也将我打磨的更加的圆滑了。正所谓我初中时的班训‘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每一次失败以后我都会自己好好分析自己哪里做的不足,有哪方面可以继续进步的,而不是一个劲的傻傻的在哪儿不停的给自己找借口。


就算输,也要愿赌服输,在对手面前,笑着与他握手并祝贺他的胜利;在前辈面前低头并虚心向他学习。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自己也在不断的慢慢成长着,逐渐变成一个拿得起放的下的人。然后终于也对自己中考失利的事情看开了,也许这真的是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很多结果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也许,我真的进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而我的发展也不会想现在一样好。所以,我很庆幸也很感谢当时的那个阴差阳错。


朋友


你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将会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能给大家最好最贴切的一句话。我是一直从小特别看重友情的人,但是一路走来,有的朋友离开来,有的朋友让你失望了,最后能真正懂你,能陪你彻夜聊天的却寥寥无几。


我觉得我在大学中最幸运的是我能遇到我现在的挚友。出门在外,父母远在大海的那一边,平时能处处照料自己的还是朋友,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里上。我的这些朋友,他们陪我走过太多的风风雨雨,不管是竞选的失利还是学术上的低谷。我自己有段时间压力特别大,而我的朋友是我一直走下来的精神支柱。我觉得人生中避免不了遇到这些的挫折,而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它。也许我会抱怨一番,但是现在的我能学会如何面对各种的压力,从容的面对各种挫折。


除此之外,我觉得我的朋友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首先,他们可以很好的发现你身上的闪光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一直喜欢在有空时画些画,喜欢拿着手机到处照相,但是从来都没觉得这会让自己多特殊。而我的朋友却注意到的这一点点的小细节,在我的朋友圈中,我常常被他们称为一个文艺的人,于是在今年年初我也拥有了自己第一部单反。


第二,你的朋友真的可以改变你的为人处事和生活习惯。我一直是一个属于喜欢看各种美剧却对读杂书没有特别大兴趣的人,一位好友说我看书看的太少了于是会经常给我各种杂书读。现在觉得看书还是可以升华自己的精神的,因为自己的阅历太浅,能拓宽眼界的既是书本。记得我有一次问一个朋友,为什么她喜欢写杂笔,她说自己心里有想不通的事情,写下来,写着写着心中的结头就打开了,于是我也开始写写杂笔。


朋友说读书压力大了,应该多出去运动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于是我开始坚持跑步。但是,我觉得自己从朋友中受益最大是现在我觉得一个人在世界上,不应该仅仅为了生存而生存,而是应该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享受在自己身边的所有点点滴滴。奋斗在澳洲那个网站上的一位挚友一直和我说要注意生活中的美,也许这种美仅仅是到咖啡店和朋友喝喝咖啡;去大海边看下海景。


13年时,因为各种原因,身上的压力特别大,甚至到可以令人抓狂的地步,但是我却活得很开心,很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享受的当下的每一刻。常常看到有人因为一些挫折自杀,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却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好。要知道,人生是由无数个故事穿插而成的,但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个happen ending(完美的结局)的,有时候如果有了一个完美的大结局,那这个故事也就没有这么精彩了。如果他们意识到了,这些挫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这些经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美,那么他们也不会有轻生的想法了。


家人


家人永远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很感谢自己能有一对理智的父母,也很感谢他们能为我创造这么好的条件,送我出国读书。现在,很多的小决定我自己做主,但是大的决定我还是会和父母商量。


首先,先来谈谈教育方法。从小,我的爸妈都能给我自己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我们家应该买什么车,谁有理就听谁的,没有任何对错之分。后面我渐渐意识到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多少重要的事,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算是活着也是相当悲哀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最后小孩子能不能被塑造成功取决于家庭的教育方法是不是适合孩子。至少我觉得,我爸妈在这方面的研究很深,他们一直在调整教育我的方法,直到一个最适合我的为止。


但是一个适合我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毕竟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现在的我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做出理智的决定,权衡一切能够权衡的因素。


还有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教会了我应该如何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和金钱的可贵。拿考雅思打比方吧,游戏规则是如果考分达到约定的分数,报考费就由我父母出,如果没到,则需要自己掏钱。想到雅思报考费要300澳元,也就是等于我打4个整天的工,咬咬牙也得努力的考到自己想考的分数,因为打过工的体会是,赚钱确实不容易。


再者,除了朋友以外,父母也是我一直走下去的精神支柱。大学里,经历了许许多多。记得当时参加公司企业计划制作比赛,却无缘冠军,我在坐火车回家的路上,就打了电话给我妈,说好不能哭的,但是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眼泪就唰的流下来了,然后一直哽咽着说不出话。我妈在电话的那一头一直安慰我。我还记得她说:“你哭吧,给你一小时,你彻彻底底的哭,但是一个小时以后你必须停下来想想自己哪里做的不足,你们与冠军的差距在哪里,今年不行,还有明年。


我自己是属于一向要强的那种人,所以很多事情当时都不能很冷静的接受,事后想想也许有点傻,但毕竟算是一种人生的经历。而且,我也不想成为一点都接受不了曲折的人,而我的家人就是我在行走泥泞之路时的拐杖。


每次回国,都能看到来接机的父母的灿烂的笑容,这让我觉得旅途的劳累都是值得的。但是每次回墨尔本的时候是最悲伤的。每一次都会有一群人来机场送我,而每一次离别的拥抱是让我最心痛的。往往进到机场里面,我都不敢回头再看父母,生怕自己连离开的勇气都没有了。每年回国,看着父母的背影一点点老去,心里有各种说不出的感觉。


2月时,一位北京的朋友刚下飞机,就发我短信说自己哭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留洋了7年,都不能好好陪陪自己的爸妈,想想自己是独生女,自己不在,爸妈的生活也变得特别简单。有时,家里只有两个人都不高兴做饭,过年时,家里是冷冷清清的,没意思。我说,我家也是这样。我妈留着我所有发给她的照片,她的空间就好似我的日记本,记录我了出国以后的点点滴滴。


每个留洋的人心里必定有这些伤痛,我现在觉得能做的就是在有时间有机会的时候,尽量多陪陪家人。如果一个事业上再成功的人,却照顾不好自己的父母,那么他将是个生活中的失败者。


人生规划


大一进去的时候懵懵懂懂的,什么都不明白,身边的朋友大部分也和我选择了不一样的路—去了莫纳什,有段时间感觉自己特别的孤独,每天都过的浑浑噩噩的。然后我渐渐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因为我并不开心。也逐渐意识到,作为一个女生,人生最黄金的时间只有20-30岁这十年,所以不能再浪费人生浑浑噩噩下去了。


有了这个决心是好,但是所有的事情总是说的容易做的难。一个人,特别是已经大学在读的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个人生的规划,而这个就是你决心的履行计划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是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块。


人生规划包括自己对事业的短期与长期计划,比如你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你的三年计划、五年计划是什么,你需要考哪些证等。


但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真正了解自己。其实,很多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都不够。我记得我有问过许多人这两个问题,第一,你觉得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第二,你喜欢什么。很多人都含含糊糊答不出个所以,甚至有人直接和我说我不知道。如果你连自己都不了解,如何开始你的人生规划?就像在墨尔本,你眼睁睁的看着local 参加这个实习,赚了那个经验时,自己却不知道从何开始。


了解自己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毕竟这将会是你干一辈子的活儿,如果做的不开心,那何必呢?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喜欢挑战,喜欢旅游,喜欢解决各种问题的人,于是我就拿着这些去找符合我描述的工作。


第二步,计划虽然列了,但万事都不能一次掐死,必须有多个备选。如果计划A行不通,我还有其他的选项。我记得在公司理财里学到的,最值钱的不是公司选择走这条路下去能赚多少钱,因为风险总是和你赚的钱成正比。真正值钱的是,当你走到走到绝路时,你手上还有其他的选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flexibility。人往往到绝路时都会说," I'm willing to pay anything just to roll the dice." 如果能把自己的选项打开,那也将会是人生成功的秘诀。


第三步,时刻查看自己的计划是否按期达到了。比如找工作,特别是好的工作,不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对于前期工作的要求非常高。在申请工作前,铺垫需要打的厚厚实实的。所以,既然列了计划,如果不按计划实施,那么计划的意义又再何处?所以每过几个月,就应该思考下,我达到自己的目标了吗,还是我在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我每年对自己都会来个年检,今年达到了哪些目标,哪里做的不足的还需要继续改进等。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需要大步向前,有时候却应该停止脚步,回头望望自己的经历,好好总结下才不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一直走弯路。


第四步,当你的铺垫差不多时,是时候自信满满的走出去展示自己的成果了。于是,要多参加公司到学校来举办的活动,和雇主多谈谈话,看他们所说的工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谈自己


别人对我的看法


有人曾问过我自己最讨厌的是什么。我说,我讨厌别人说我聪明,因为这感觉像是对我付出的努力的否定。从小到大,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很聪明,从来没觉得自己很特殊,我觉得说实话,有许许多多人的智商比我高。但是我认为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一步一脚的走下去,没有什么是成不了的。那天,在上口译课的午休时间,我在读书。于是,口译的外教看到我说了一句 'You are the most diligent person I've ever seen.' 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的鼓励,比说我聪明要大得多。所以,我宁愿成为大家眼中的奋斗之人,也不愿意成为一个聪明人。


至于其他的,我一直认为有很多因素都排在智商前面,比如情商。对我来说,我更愿意成为一个‘所有人的朋友’,而不是大家眼中爱耍聪明的人。我喜欢给别人带来正能量,这才是生活的意义。


我对大学的看法


也许很多人同意,或者不同意我的看法,但这些只是个人观点而已。我觉得大学就是一个迷你社会,能进学生会的,你就是有权的人;能拿好的分数的,你就是有钱的人;参加各种竞赛,好似你的短期职业培训与进修;能在各个社团活跃的,说明你的公关能力不错;有各种实习经验的,你就是能被称为‘师傅’的人;能在朋友间处得不错的,你的名誉就很好。你在社会上的地位,由这些因素决定,而在大学里也是这样。因为大学里很多的考核都是以小组制为标准的,意味着你可以自己选队友。直接凭成绩来筛选队友,把成绩一般的人撂在一边的不是没有,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


对留学生的看法


许多人对于留学生都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偏见,以为所有留学生在海外的日子都是特别潇洒的。的确,我不否认是有一部分人潇洒着,过着风流倜傥的生活,天天发自己的照片,但是,我愿意相信,有更多海外留学生像奋斗在论坛里面大多数人一样,为着自己的生活努力奋斗着。


每天打几份工,这里要维持着学习,这里要维持着生活。要是自己住的同学们肯定知道,买菜、洗菜、切菜、煮饭、清理等程序,每个晚上没有2小时根本不可能。平时要兼顾的事件很多,以前在家有父母一手包办了,现在一个人在外面连水费电费都得要自己交。所以,我常常会说Do not judge if you haven't stepped in my shoes. (如果没有尝试过别人的生活,请别随意的给评论)毕竟,每个人到他今天所处的位置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还有就是语言的问题,很多人都有着偏见,以为留学生的英语就是应该很好很流利。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在国外,你可以选择融入老外的圈子,或者缩在天朝人堆里。要下定决心选前者,则在语言下花下去的代价要不小,参加各种老外的社团活动,和老外交朋友,每天花时间学学英文。要是选择后者,这并不是完全没可能的,住在唐人区,买菜都用中文,更别说还能时不时讨价还价;身边除了天朝人的朋友还是天朝人的朋友,见面都说中文,英语哪来的提高。


也许,有人认为我说的过于偏激,但是这是真正存在的现象。在国内的同学不应该老是以留学生语言环境好为借口,自认为自己英语就应该差人一等。我想说的是,一个留学生,在语言上如果不愿意好好学,那他好似在国外过着天朝般的生活。所以,在语言上的造诣完全取决于你自身,而不是你在哪儿。


教学质量


对于其他学校,我无法做任何评价,但是对于墨大的教学质量我还是挺满意的。墨大的课程分成3个level,也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初级、中级、高级,然后基本上都是循序渐进的。


刚入学时,基本上修的都是初级课程,那时候的课程,采取题海战术还是相当有效果的,分也好拿。大二时,进入中级课程,很多人会发现老师都不会给大量的题目了,题海战术也渐渐的失去效果了,因为有的考试考得太灵活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成绩在大二时有了些许的浮动,但所幸的是我及时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调整了策略。这也是为什么大二挂科率普遍一下子上升了。大三时,高级课程纷纷开始,题目相当的活,平时练习及其少, 如果你对老师所讲的东西没有完全理解,考试的时候就会出大麻烦的。


我记得我在考投资学的时候,因为考卷太活了,期末比例又占的大,有一个男生直接在考场里哭了,因为一挂科就是4300多澳元的重修的费用,不给任何补考机会。高级的课程考的完全就是理解和运用,很多人,特别是天朝过去的学生,由于长期在填鸭式教学与题海战术的包围下长大,很难做到这两点,相反的是,他们仅仅是停留在背定义上,从而导致挂科率继续升高。


但是,我觉得墨大真正做到了考试考的不是金融的题目,而是真正的金融,真正的让你去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再拿会计打比方,会计所谓的计算基本都是墨大的初级课程,中级只有一门是偏计算的,而高级课程考察的完全就是理解运用和分析评估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而不是各种定义。


想起会计的一个教授讲得一句话,“我考核的不是你们的计算能力,你们有进墨大的水平,说明计算能力都非常强,我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测试那些,而且以后出去工作了,复杂的计算都是计算机做。能把人与计算机区分出来的就是人的灵活度和将数据和实际结合的分析能力。”我至今都记着这句话,再次强调了理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不可能的事情


生活中会出现许许多多别人都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傻傻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而是应该鼓起勇气去好好尝试。


我一直挺反感那些对我说我不行的人和那些不尝试下直接放弃的人。首先,我觉得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我行不行由我说的算,自己的梦想不是由别人说的算的。大一时和我一个朋友谈论过自己想做什么,那时候虽然没有很细致的打算,但是我有一个大方向。我说,我想对这个世界做出改变,留下一个印记。当时,他立马和我说了这不可能,这个想法太大了,你实现不了,你毕竟不是乔布斯。我当时一愣,然后告诉自己,不,这就是我想做的。


于是,我一直向那个方向努力,虽然每一次都只挪动一小步,但是当看到迪斯尼采用我们组的提案以后,我非常兴奋,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我留下了我在世界上的第一个印记。


有很多朋友都佩服我的毅力,我觉得自己坚持做一件事情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有一个梦想要等着自己支撑。我快乐,所以我坚持。再者,那些不尝试直接放弃的人是没有资格抱怨自己失败的。因为,没有尝试哪里来的成功。毕竟,世界是现实的,会有成功之人和失败之人的划分。如果你放弃眼前一个又一个的机会,虽然都是些听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么等于是讲成功的机会将免费送给别人,而你永远都会是那个失败者。对我来说,我会把握身边任何一个机会,不管每件我想做的事情在别人眼里有多少不可想像。


我记得有人说过,从莫纳什的预科考进墨尔本大学没可能,但是我最后进了墨尔本大学;当我申请去香港做项目时,有人说过,竞争这么激烈,人家申请的人都大三了,你一个大二的学生连面试都过不了,但是我进了;有人说过,门门课拿H1(一级荣誉)太难了,做不到,但是我去年超学分修九门课,每门都在H1以上;有人说,大学毕业时,雅思没有可能考到7分。我承认高分段的雅思不是这么容易考的,但是,我现在雅思8分了。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