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你不到30岁就被循规蹈矩的人生绑架,国外的他们还在满世界晃

来自:LIU_CLONG 0 0 2016-12-16

我们中的每个人,大概都经历过完全不想工作的时刻,或者正在经历我为什么要工作的困惑。而这种困惑,不仅仅我们有,从事着我们眼中光鲜工作的名人也有。

休假能解决问题么?能,也不能。


今年初,拍完《美女与野兽》的赫敏艾玛·沃森(Emma Watson),宣布息影一年。正处在职业上升期的她,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是为了个人成长(self improvement)。


这并不是休假。休假,甚至是休几个月的长假,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去哪里散散心、旅旅游,坐在海滩上晒太阳。对于名人来说,不外乎去私人海滩、或者开着游艇晒太阳。


但是艾玛现在在做什么呢?她并没有完全从人们视线中消失。除了《美女与野兽》的例行宣传之外,艾玛更多地出现在公益场合,宣讲女性主义,她的慈善组织 HeForShe,以及鼓励年轻人如何追求卓越。


艾玛今年 26 岁。实际上,在欧美,有更多比艾玛年纪更大的人,甚至 30 出头的人,也踏上了自己的 gap year——这个原本属于中学或者大学毕业生的词。或许是从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中喘个气,或许逃离压力和工作,但对于高龄 gap year来说,他们要想、要做的,也不仅仅是放个假这么简单。


一个高龄 gap year,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还敢想、敢做、且能做吗?

李子

于伦敦


又是一天工作日,在急促的闹铃中醒来的卡洛琳(Carolyn Coon)意识到,自己第二年就要满 40 岁了。在别人眼中,她的职业一路顺遂,而这份在悉尼某知名传播公司的高职,让她可以负担得起去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旅游。


但是,日复一日的工作,无休无止地向上攀爬,已经让她疲累不堪。去年 7 月,她请了长假,去一直想去的北欧旅游,探望亲戚,看峡湾,在山野徒步,吃喝玩乐,在北欧不落日的白昼,尽兴地玩了一个多月。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Carolyn Coon 在挪威。


这是她 9 年来第一次放长假。按理说,一番休闲之后,应该回去上班了。但卡洛琳觉得,还没有到停下来的时候。一想到长时间的磨方案、改报告,不分昼夜地加班,她就觉得对生活失去了耐心。我什么都不想做,她说,我需要给自己一段什么都不做的时间。


她把工作辞了。回到悉尼的她,重新拾起了多年前因为工作繁忙而放弃的舞蹈。而这次,她能负担得起相当专业的培训了。我小时候学了 13 年跳舞,但后来不得不放弃了。卡洛琳说。除了跳舞,我还抽时间研究了一下家谱。我特别享受这种沉浸于自我的感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假,一放就是 7 个月,其间她还四处找自己许久没联络的老朋友叙旧。别人都觉得她是不是疯了,是不是找不到事儿做,然而她却一点不后悔。我就是想什么都不做。我给自己的身和心都放了假。


卡洛琳所在的澳大利亚是最热衷高龄 gap year的国家之一。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 1/3 的澳大利亚上班族曾经以各种方式进行长时间的职业休假,而这其中,30 岁以上的人占到了 60% 以上。他们中有 14% 的人,休假时间大于半年,去英国、美国和欧洲,也有不少人搬去澳大利亚另外的城市短居。


对于大龄青年来说,为什么要 gap,怎么 gap,这个选择对你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十多岁的 gap year 究竟要干啥?


Julieann 在南美旅行的时候,在秘鲁帮助一家 B&B 旅馆做 marketing。这也是机缘巧合——她在秘鲁首都利马丢掉了自己的护照和钱包,在利马等待护照补办的时候,意外地敲开了旅馆大门,发现老板居然是自己校友。她跑遍全城地推,帮旅馆做推广视频放在社交网站上;解决住处之余,还能获取一些报酬,用来继续自己的旅途。


这仿佛和我们谈到的 gap year 不一样。本来,gap year(国内也称间隔年)一般指上大学前或者大学毕业后,趁着还没有走入职业道路时四处游历的一年。很多人趁 gap year 的时候接触社会,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更有甚者通过放纵自己彰显自己的独立身份。所谓壮游看世界,对于这些白纸一张的年轻人来说,仿佛是最重要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Moholoholo Wildlife Rehabilitation 项目


对于高龄 gapper来说,经历固然重要,但年轻人的背包旅行已经不形成挑战。他们能够负担得起酒店和民宿,可以吃得上米其林餐馆,去过国家的数量也并不形成向他人炫耀的资本——虽然选择背包的人,依然不在少数。


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多样的选项,正在这个市场里成长。一个叫做 Kaya Volunteer 的机构,正在倡导叫做responsible travel的概念。这个机构为成人、甚至 50 岁以上的人,提供社区工作的机会。你可以去南非,担任 NGO 的 Social Media 运营,项目从两个月到半年不等。另外一个 Outreach International,能够帮你在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脉高山丛林中找到看护员和自然保护的志愿职位,看护幼苗,监测丛林的野生动植物情况,收集研究数据,以及学习有机农业相关知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项目并不便宜(一周大约 300 美元包食宿,另外附带语言课程)。如果你肯花钱,南非的一些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能够给你梦寐以求的、仿佛纪录片场景一样和狮群在一起的机会;或者在奥地利滑雪度假山庄中完成滑雪引导员的培训并工作,花费在几千欧左右。


对于一些事业有成的高龄 gapper来说,不管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资质,一边旅行或者换地居住也好;还是专门投入一些金钱,去威尼斯学吹玻璃做意餐也好;这些所谓职业和学习机会,并不能从经济上、甚至事业上给他们任何实质性的回报。但是,转换角度来看,却能为 gapper 们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性,这正是高龄 gapper们渴求的。可能性的背后,是对于真实自我和价值的探求。


这种将双方的需求匹配的事情,在共享经济的时代会越来越多。



别人眼中的什么都不做

可能对自己更加重要


就像卡洛琳一样,可能在她的年纪,学跳舞和研究家谱,并不能称得上做了什么。但最重要的是,别人眼中的什么都不做,究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工作(和家庭)是否定义了自己?自己有没有这些事情之外的可能性?


戴安妮·斯奎尔斯(Diane Squires)在她自己的博客中写道,在 gap year 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我开始写作了。她曾经做过记者,后来转型公关。工作中的我,并不是没有时间写,而是没有心智能力(mental capacity)支撑写作。工作榨干了我的创造力。而我不工作、四处旅行的时候,我重新找回了这种创造力。现在,她成为了旅行博主,还意外在旅行途中做起了活动主持人。


工作是一个关键因素。工作的压力和日复一日、缺乏刺激的机械生活,让 gap 的新鲜感显得如此宝贵。金融危机以后的不景气可能给这部分选择 gap 的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在裁员的压力下,许多人干脆直接辞职或者赋闲一阵,躲过不景气再上路。


但更根本的,还是职业(和家庭)无法提供一个人所有想要的个人价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0 岁左右,许多人即将做出人生的重要选择,或者走在成家立业的道路上。买房买车、准备计划安家、生小孩教育小孩,可能是比旅行更加急迫的事情;职业上,也处在走向管理岗、或许面临转型的关键地带。但 gap 的意义也在于,跳出这些定势的思考,这些所谓的任务和职称,对于自己真的重要吗?究竟是自己该做,还是不敢不做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前途,都是别人给的定义,按部就班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但更多的是一种思维定势(mindset)——到了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些什么。但不做什么,可能对自己更加重要。因此,gap year 的实质并不是任何具体的事,而是转换思维方式,围绕自己进行一番思考——不考虑职称、财产和身份等外部定义,我究竟是个什么人,珍视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自己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离开会计师事务所和 Excel 表格,当一名社区体育教练的自己,还能充满活力、为人亲和吗?在社交场合总是拘谨的自己,遇到志同道合的驴友时,能够敞开心扉吗?告别自己刚买的、舒适地打扮一新的两居室,睡青旅、甚至挤房车,还能享受每一天的夕阳、为转角处的美景而快乐吗?


总之,换一个环境,换一种语言,从事和此前的自己不敢想的工作的时候,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还能和当初一样吗?


比起无聊的生活,最可怕的,恐怕还是框中的自我。不能跳出目前的思维框架,失去对于新鲜事物的热情,才是时间、社会和周遭环境对一个人的最大伤害。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度超乎想象,所谓人生经验很多时候不过是为自己的生活自圆其说的伪命题罢了。



能做出抉择

比抉择本身更重要


不得不承认,在福利保障相对完善的西方社会,来自家庭和传统的压力也比较小,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做自己。西方许多公司也给员工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所谓无薪假,在工作一定年限之后,在保留职位的前提下,允许员工放一个假(在 Facebook,这个假叫做 Recharge);而在学术机构,更有所谓的sabbatical(在美国,大学教师每 7 年有一个超长假,用来充电或者休息)。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也并不是不能做出的选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Gap year,并不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型自我狂欢,也不是每年一次的年假里疯狂地晒旅行照片。情怀,更多的是旅游公司的市场部策划。真正做出未来几个月到一年的选择、面对未知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需求彻底思考和妥善安排的过程。


比如,如何安排和规划财产,盘算自己的积蓄,制定用来旅行或者志愿的预算。自己的钱能够支撑自己多久没有收入的生活?万一出现财政短缺,plan B 在哪里?如何用趁手的工具,远程管理自己的财务?


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自由时光?休息、旅行、学习、工作应该怎么平衡?那么多想做的事情,如何一件件地实现?


甚至,如何将 gap year 归纳进自己的职业规划中?什么时机是最好的(比如转型、跳槽等),以及如何将 gap 的目的、学习到的技能,写进自己的简历里。比如,许多企业会青睐有 self-motivation 的人,主动参与某项公益事业无疑是最好的佐证,什么都没做的一年,可以在这里加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后,如何处理好与人的关系。30 岁左右的人已经处于比较深的社会网络中,或者这时候背着包旅行,已经不能放开手脚和20出头的小年轻打成一片了。但花一年,做一个无龄感的人,跳出年龄、和同龄人对自己施加的框架和压力,也是一种进步。


在做到这一点的情况下,或许你才能明白,应该和谁保持联系,珍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除了在朋友圈给你的旅行照点赞的人以外,一定也有那么一些人,值得你抛开一切社会成见和经过美图的朋友圈,将你的经验和他们分享,甚至是畅聊。


这些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甚至比工作升职加薪、买房安家更具有挑战性。人生最宝贵的课程,其实是如何规划自己,通过固定道路之外的抉择,发现自己的能力、找寻到自己的可能性,并拥有一颗永葆好奇的心,以及带着物质世界也能奔跑的自由灵魂。这应该是 gap 的目的,而 gap 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但如果你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不如 gap 试试看。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