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为什么犹太人没有“阶级固化”?

来自:三焖鸡 0 0 2018-04-18

财富和教育,是中国人的头两大焦虑,前者是对自己的,后者是对孩子的。 

关于教育的焦虑,从学位房,蔓延至听起来很吓人的“阶级固化”。

先说本文的观点:“阶级固化”是个伪概念。因为--

1、这个世界上的财富会继续向少数人聚集,关键在于财富阶层反哺社会的价值观;

2、对于所谓“教育分层”可能带来的“阶级固化”,我们该担心的不是普通人没有了上升通道,而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固化。 

本文将是一个系列文章,针对“为什么犹太人没有阶级固化”的思考,试图围绕以上两个核心观点,探讨如下话题:

1、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是靠金钱和权力堆砌出来的教育谎言吗?

2、对比而言,纯粹以考分来评判的高考(甚至“科举制”)是更公平的制度吗?

3、家庭出身、教育分层,究竟如何影响至孩子未来的命运和阶层归属?

关于犹太人的话题,将帮助我论证本文的一个终极观点:我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以家族(family)为中心的“泛教育”的缺失。

 

名校的焦虑

我们对名校又爱又恨。对于中产以上家庭,更纠结于国内和海外名校的选择。

有海外经验的人们常有如下观点:

1、在中国考清华北大,虽然机会小挑战大,但胜在公平啊,只要你拼成绩,高考达到一定分数,一定能上;

2、在美国考哈佛耶鲁,看似不那么应试,低年级还没作业,孩子各种运动、爱好,但其实拼得更厉害,你需要“平时成绩+美国高考成绩+特长+义工+家庭背景+捐款”。

二者对比:

差别1:前者像普通动物园,后者像野生动物园。

差别2:前者看起来可以凭一己之力,拼搏而成;后者光靠自己似乎不够,又或者家境好的学生拥有先天优势;

差别3:一个是有边界的问题,一个是没边界的问题。前者更确定,后者更不确定。人们通常宁可要确定性的死,不要不确定性的活。

在美国加拿大,对名校的追求,从大学一直倒推至著名私校,因为好的高中常春藤录取率高达30-40%。有些私校小学一年级考进,就能一路读上去。于是大家各种抢跑。

印度电影《起跑线》,生动展现了“考私校”的激烈与荒唐。主角一家为了准备面试,千辛万苦,想尽办法,试图融入上流社会,但仍被拒绝,因为“服装店老板的女儿也只能开服装店”。现实中,学校的拒绝不会这么简单粗暴,是否以此作为录取依据?谁知道。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于是,考名校,不可避免地与“追求上升通道”联系在一起。对于美国这类发达国家是,对于印度这类发展中国家也是。


我的孩子在温哥华申请私校

2010年,我们家搬到温哥华,房子后院连着一所公立小学的操场,前两年,孩子推开院门立刻上学,真是“完美”而舒适的日子。

清闲了没多久,受朋友影响,孩子妈妈开始着手申请私校。我是个虚无主义者,对于教育的“形式主义”向来不感冒,所以基本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

儿子是申请小学一年级,女儿是申请小学四年级。作为移民城市,尤其是对华人而言,温哥华的私校申请竞争激烈。小小年纪,既要强化“学术”(即学科成绩),又要有各种爱好,还得从事公益活动献爱心,忙得不亦乐乎。儿子有个同学的爷爷感慨说:这比国内还狠,还移什么民啊?

我的态度的小转折点,发生在去儿子面试的男校。这所学校的常春藤录取率不低,李超人和马外星人的儿子都曾就读。我第一回进去,推开有些岁月的木门,接待的老太太精确地喊出我们家的名字,古典的大厅仿佛连接着另外一个时空,秩序井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沙发上等待时,看到两个三、五年级的小男孩互相打招呼,穿着整齐的西装校服,小手很有范儿地插在裤子口袋里。我突然想:嗯,要是儿子这样也不赖。

我深受父亲影响,厌恶排场,骨子里是平民主义,对“贵族学校”什么的,向来敬而远之,对所谓上流圈层也没有社交冲动。然而,在那个有些阴雨的下午,这道防线被男孩间的对话场景,静悄悄地融开了。

后来,儿子很幸运地被录取了。对比而言,女儿要考的那所男女混校,难度更大,因为不是录取年,位置很少。平时唧唧歪歪的女儿,面试时小宇宙爆发,与副校长见招拆招,最后用一篇前晚赶出来的文章打动了考官。

这象征着,学生时代散漫、对抗的我,家长时代放养主义的我,经过了数十年顽抗,不远万里来到加拿大,原以为告别了高考机器,结果因为孩子,还是被体制化了,卷入到无处可躲的“赶考爸妈”的洪流中。

上周,我去参加了学校的新建校舍捐款介绍会。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本身就是学校的家长。她说,这所学校已经存在100年了,我们新建的建筑还会存在100年。我们的孩子得益于前面家庭的捐助,我们的捐助将会帮助后面的家庭。


被讽刺的哈佛

在中国,高收入阶层的崛起,消费升级,新一代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多的路线选择,也让公校还是私校、高考还是出国等话题,成为饭桌的焦点。

即使是在海外居住过一阵子的中国人,也很难避免对名校、尤其是私校的微辞。有人认为考上名校,拼的是乱七八糟的特长、靠父母是校友、大笔捐款等等,拼爹拼资源,本质上就一个字:钱。

国内人民不远万里,知道有各种反对哈佛等名校招生不公平的网站、活动、声明,抗议对少数族裔的不公平。各种对于名校生源家庭收入、所在阶层的分析,数字也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倒是没人这样深入分析清华北大的哈)

在海外报纸的一篇文章里,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吉尔·莱波雷表示,真正的哈佛和想象中的哈佛之间的差距是非常非常古老的。电影《社交网络》中的那所大学对我来说,相当之陌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举了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例子:不能上哈佛学院让少年富兰克林非常沮丧,于是他就借用笔名无名好汉给《新英格兰报》写了一封信,对这所学校大加讽刺。

富兰克林写道,那些花费巨大代价在这里接受教育的蠢孩子仅仅学会了怎样才能显得派头十足,如何彬彬有礼地进入一个房间,但最终还是那个榆木脑袋,只不过变得更加骄傲和自负

几十年后,他对哈佛的看法明显改观,富兰克林成为了该校的赞助人之一。


被误读的名校

且让我抛几块玉来引板砖:

1、名校作为稀缺资源,会被追逐、被定价;

可以用《超市里的原始人》来揭示名校消费:

我们巨大的社会性灵长类大脑在进化后,学会了追求一个核心的社会目标:让自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光鲜亮丽。

说到底,消费主义并不是物质的,而是符号的。它主要关注的是符号、象征、形象和品牌的心理世界,而非有形的日用品的物理世界。

贵族与暴发户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他们摆脱了消费主义,而是他们更偏好于炫耀精度和声望而不是炫耀浪费。从炫耀浪费到炫耀精度的转变,体现了消费的渐进式去物质化,而炫耀声望则代表了一种更极端的去物质化。

除此之外,名校还有某种房地产的属性,其代表着对孩子(以及家庭)未来的隐性投资。作为“必需品+奢侈品+投资品”,供应量有限,短期内又很难增大供应,自然“价格”不菲。

对于奢侈品,定价高,相当于一种隐形的富人税,好过让他们去澳门;

对于投资品,让高收入阶层把钱花在孩子的未来教育,好过让富二代去街头飙车。

哈佛、斯坦福这类私立大学“被定价”,只是对于招生的一种观察结果。如果一所学校被挂起来卖,那么这所学校很快就不值得被挂起来卖了。

反之,一所学校“被定价”,亦是一种市场化的对该校教育水准的评判。

事实上,这类学校并没有把学生的支付能力作为限制条件。例如哈佛的招生政策,并不在意家庭收入能否承担,不足之处由学校补齐。牛津、剑桥等公立名校,学费本来就不高,普通人家都上得起。

反对豪宅,并不会令穷人住上房子。就像那些停满奔驰宝马的经济适用房小区。

用房地产和教育类比,有些简单粗暴。

学校捐款,会为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再添上一笔,但并不是那么恶意的。

捐款的富豪,不仅补贴了别的私校学生,其实也间接补贴了公校。

我在加拿大生活,发现当地老外对常春藤的追求,并不像华人那样热衷。有些人宁可放弃去美国读名校的机会,选择本土的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学费,一方面是他们认为,人脉资源都在加拿大,何必舍近求远。他们的价值观里,“成功”的定义更宽泛。

鱼非鱼在知乎里写到:美国不同社会阶层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追求和审美趣味,基本上各走各的路,倒不见得穷人上不了常春藤是多么严重的一种社会不公。

按照这种观点,美国的社会更接近阶级隔离,没有分层和固化那么“苦难”。

2、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名校,公校或者私校,都是以各自对才能的定义和评判标准来招收学生。

中国现在很多学校(公校)的自主招生,也开始以不那么确定的标准来招收学生。这或许是大势所趋。

私校更是如此,很难说这是所谓阶级分化的原因,还是社会细分人群的需求所推动的。

后面的一篇文章里,我会专门探讨,名校是如何录取学生的,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他们期望把孩子培养为什么样的人才?

无论这这招生标准是否公平,是否合理,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体系:

纳斯达克。

十年前我将自己的公司卖给上市公司,然后也去纳斯达克走了一圈。当时的感触是,这个体系太牛逼了,大老远的在美国,吸引了中国最好的公司,没有派人天天盯着你,却能让那帮聪明人玩儿命地工作、加班、为股东赚钱。

仿佛有一个无形的超级胡萝卜,外加一条无形的鞭子。

名校的招生以及后续体系,某种意义上也有这类聪明设计的属性。

你看看,这个世界上最有志向的少年们,有多少是在这个体系的驱动下拼搏向前的?

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经济、科技、教育,首先是基于一个强大的系统的设计。

从这一点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其成功和伟大。

3、教育成为一门生意。

我不反对教育作为一种商业,但这里我想说的作为基础教育的“生意”,是另外一回事情。

首先,在美国加拿大,私立学校多为非盈利机构;其次,为了维持和发展,需要像商业化那样运营。

以斯坦福为例,这所学校本身来自无私的捐赠,后来又靠运营崛起。

1884年,老斯坦福因爱子早逝,决定将他的2000万美元的积蓄和他在帕罗奥多市的3561公顷的土地用来创建一所大学。

起初学校并不容易,被掩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光环下。斯坦福甚至曾经被讥讽为“农场大学”。

二战期间,美国拨款60多亿美元给最好的研究型大学,用于军事科研。麻省理工获得约15亿美元,加州理工11亿,哈佛大学4亿,哥伦比亚大学4亿。

斯坦福大学呢?600万美元,还是用于培训老师的。对比麻省理工,简直是清华和蓝翔的差距。

1959年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构想:将一千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房地产是王道啊!)

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得益于拿出土地换来的巨大收获这个建议,斯坦福使自己置身于在美国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人才高地的硅谷。

特曼因此被称为硅谷之父(有好几个人被称为硅谷之父,特曼真的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生意不是坏事,其代表了一种可循环的模式。只要是公正,阳光的。许多表面看起来公平的事情,最后其实变成“穷人补贴富人”。 

4、名校录取,成为一次超级智力测试。

多年以后,人们看现在的教育,也许和看斯巴达选男孩一样。

5、假如一个学校一直近亲繁殖,排斥有才华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这所学校很快就没有吸引力了。

如果你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老大,有一天,你在黑房间里谋划如何以教育控制世界,你决定建一所最好的学校,让家族的孩子进去。这时候你想起还是要找些陪读孩子的,你会挑那些和你一样有权有钱的,一起变蠢,毁掉家族的未来?还是找一些聪明、拼搏、善良的孩子,进来哪怕是当陪读书僮?我姑且称之为自私的公正。

即使只考虑“陪太子读书”,即使名校真的是被权贵构成的董事会所操纵,他们也不会傻到只是近亲繁殖。

有人说英国绅士是西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之一 ,而公学则是绅士的产生机制 。为什么英国公学持续培养出了一个绅士阶层 ?

三联的一篇文章写到:

公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 3 8 2年的第一所公学 ——温切斯特公学,它是在欧洲黑死病肆虐的背景下创立的 ,旨在提供一所供 7 0名贫困学生 、牧师学习神学 、教法和民法的学校 ,为教会培养圣职人员 。

它与其他地方性文法学校的区别是 :面向贫民子弟 ,面向全国招生 ——这也是 “公学 ”之名的由来 。直到 1 8世纪下半叶 ,公学因声望上升 、资源紧缺 ,才由免费教育变异为贵族学校 。

因显著的基督教背景 ,培养基督教绅士是公学一以贯之的目标 。

 1 7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约翰 ·洛克在他的 《教育漫话 》中系统阐释了基督教绅士的培养方法 ,也奠定了近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基石 。洛克将培养青年绅士视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

他所设想的绅士需要事业家的知识 ,合乎其地位的举止 ,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 ,成为有益于国家的人 。为了这一目的 ,绅士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 ,而且必须集德行 、智慧 、礼仪及学问于一身 。在一系列训练中 ,洛克认为健全的体魄最重要 ,其次是德行 ,知识则没那么重要 。他的观点对公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

(所以才有前面,富兰克林嘲讽的仅仅学会了怎样才能显得派头十足,如何彬彬有礼地进入一个房间”。)

6、假如一个阶层不知道补充新鲜血液,吸收最好的年轻人,这个阶层即使有最畅通的“被上升通道”,也没有人想上升了。

如果整个民族僵化了,上升何用?科举制并没有拯救清朝。这个话题,下一篇文章,我会再展开写。 

7、惟一的公平,只有家庭对孩子的关爱。

当人们只盯着哈佛耶鲁的时候,很难就“教育公平”进行平静的讨论。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的学校,公立的,私立的,有名的,没名的。

盖茨很小的时候就拿到了外公的100万美元的“教育”保障。他一直喜欢说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他并未因此成为大恶魔,而是变成了地球上最大的追求公平效率的慈善家。

巴菲特小时候,议员爸爸带他去过高盛。这种帮助能有多大?本质上还是撒下了一粒种子。斯坦福人工智能大牛李飞飞,在普林斯顿读书时,周末还要赶回洗衣房帮忙。她从中学到的未必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何定义成长的公平?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在外公的农场长大,修机器,杀牛,什么都干,受益无穷。

你送孩子上一万堂课,给他最好的学校,也不如“那些你本该自己给他上的课”影响更大。重点不是你是议员还是洗衣店小老板,而是你教给了孩子什么。

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苦难不是最好的教育,财富和权势所带来的特权也不是。面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回应方式,比什么都重要。父母是这方面最直接的老师。

可我们做爹妈的,一心只想外包。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品质可能比百年前最富有的人都强,你的寿命,可以获得的免费的学习资源,更少战争的安定环境。换而言之,对比过往,绝大多数人都处于“不公平”的强者这一方。

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也通过互联网,更多地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看看我们的父辈,他们在乡下、在村头、在禁令下,惟一的学习机会也许只是一本字典。

一切都只是比较。比较带来不舒服,也带来借口。

后面的系列文章里,我会写到犹太人费曼,他的父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但仍然像最伟大的教育家那样,培养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教育是圣诞老人

2017年的圣诞节,我们一大家子是在海南度过的。女儿10岁了,隐隐约约有点儿怀疑圣诞老人的真实性,她“狡猾”地试探了大妈,憨厚的大妈“中计”,告诉她并没有圣诞老人。

女儿趴在床上哭了很久。很难想象对于一个孩子而言,那么多年的“相信”坍塌之后的伤感程度。

过了几天,平安夜,孩子们睡着了,大人们在圣诞树下藏礼物。第二天大早,我们喊:起床啦!

听到楼上女儿对儿子说:弟弟,快起来,圣诞老人来过啦!

两个孩子冲向圣诞树,女儿朝我们会心一笑。

我想说的是,对待教育,要像对于圣诞老人一样,我们必须传递一种“相信”。

乌申斯基说: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我们无法在现实世界维持一个真空。但是为了孩子,我们能否在成年人的污浊世界里,彼此默契地构建一个相对纯洁的天地?

人类需要相信一些什么(信仰),和不相信一些什么(科学)。

亿万年来,我们不正是如此走出丛林的吗?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