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你以为美国没有户籍制度就能随意搬家?自由流动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来自:小白猪猪 0 0 2018-02-24

你不是出生在这个国家。你没有在这个国家生活过一天。你在这个国家没有痕迹。

这个国家有98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跟中国相当。它有50个州,19345个城市,11155486个街区。你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生活。


两个月前,当我拿到美国的移民签证时,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签证不限制我从哪个口岸入境,也不限制我到美国的哪个角落去生活。


很多在中国生活久了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美国没有户籍制度,这样难道不会造成人们盲目流动吗?


我作为一个完全的陌生人,空降到美国,也许能最直接地体会到两者的不同,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01


在北京生活的时候,我的身份证号不是110开头。2005年大学毕业,我以应届生的身份把户口从外地调入北京。当时为我办这个手续的单位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去拿到“进京指标”。


一年只有一万应届生能够拿到指标把户口调入北京。回过头看,我赶上了末班车——再晚一年,我就进不了北京了。因为从2006年起,应届生户口进京要求有硕士以上学历,而我是本科。到了2007年,更是要求在硕士学历之外,必须是少数热门急需专业的。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我的户口都是集体户口,每次要办点什么事需要用到户口卡证明自己的身份了,都得去保管户口的地方借出户口卡,然后再归还。遇到对方不上班的情况,可能还得多跑几趟。北京很大,每次往返七八十公里。


我的身份证上,写的住址是西城区三里河路的某个地方,然而我并没有在那里居住过一天。我甚至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个地方究竟在哪儿。


这么多年里,我在北京换过六处住所,但我似乎从没有被要求到哪个政府机构登记我的新住址,那些地方跟我身份证上的信息也从来都关联不起来。


这些情况,在美国就完全不同了。


02


在移民签证申请表上,我被要求填写自16岁以来居住过的所有地址,甚至要精确到门牌号。


这事儿可让我头疼了两天。光说在北京居住过的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租住,有的仅仅住了一年,我如何能记得所有的、精确到门牌号的地址?


还好我这个人不爱丢弃“没有用的”文件,当年那些租房合同我多数能找到。但因为时间久远,很多字迹已经不清楚了,我得仔细辨认,着实花了我不少功夫。另一个办法,是我去查淘宝账户还没来得及删的曾经的收货地址——这可帮了我大忙。


美国没有户口一说,但其实它对一个人住址的重视程度比中国更甚。


政府的许多文件是通过邮局寄给你的,所以你在政府那里必须留下正确的住址,才能收得到这些文件。


比如我的绿卡,是登陆美国后寄到我的住址。这就要求我在签证申请表上填好将来收件的住址。这个住址,移民局收到后会跟其他一些政府机构共享,它们都按这个地址来联系我。所以,这还不能是随便一个酒店的地址,它需要是一个长期稳定的、你真正能收到信件的地址。


美国政府对住址有多重视?根据相关法规,我在美国作为永久居民生活的过程中,一旦搬家,必须在10天之内把新地址告诉移民局。如果我有意违反这一条规定,最高可以罚款200美元和入狱30天,还有可能被递解出境。


03


另一个限制来自于社会安全号(SSN)。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号码有点像中国的身份证号,但又不太一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它由总统罗斯福在1930年代建立,初衷是解决居民的“经济安全”,也就是退休后的退休金,或是重大疾病或残疾后的经济问题。每个居民会被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9位数号码,这个号码与他/她的姓名、性别、住址等信息是关联的。


但这个号码不是说到了退休之后才用得着。甚至在我登陆美国之前,这个号码已经很有存在感了,而且我就已经开始用这个号码了:当时我在网上联络租住公寓的时候,所有的公寓都使用了统一的申请表,而表格上要求填写社会安全号。而房东则可以通过这个号码,对你做背景调查。


这个号码是你在申请租房、申请银行卡、购买医保,乃至购买后付费的电时,都需要提供的。因为对方需要通过这个号码去查询你的信用历史,确保你不会欠费不还。由此可见,社会安全号有多重要,它几乎可以理解为你的信用记录登记系统。


受此影响,在美国的第一个月(还没有收到社会安全号的阶段),我遇到了诸多不便:我只能使用预付费的电,这些套餐往往比后付费的贵出许多。我没有办法买奥巴马医保。很难在线申请银行卡。没有办法办理驾照。至少在我居住的德克萨斯州,情况是这样的。


对于居民来说,这个号码是必须通过邮寄的方式发给你的。你没有办法通过电话或者现场办理得到这个号码。所以政府手上必须有你准确的地址,以确保你能收到。如果寄丢了或是弄丢了,你可以办理补寄,但是一年最多补3次,一生最多补10次。


所以说,如果你搬家频繁,或者没有及时在政府机构更新你的最新地址,可能会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麻烦。


还有一种情况:你搬家后最好在美国邮局(USPS)更新你的地址。对于重要的文件,比如社会安全号,邮局如果不能确信收件地址是你本人的地址,很可能会拒绝投递,这就耽误了你的事情。


我入住现在这间公寓之后,已经收到了几十封寄给以前租客的各种信件,包括银行的对账单,还有的看起来是支票。他们没有及时在邮局更新住址,这些信就没法送达他们手上。


04


我在北京居住的小区也有信箱,但是我在那里住了五年,收到的信不超过五封。美国就不一样了,它似乎还延续着互联网时代之前的通信方式。我所在的小区有一个“邮件中心”,它位于小区大门外,可以开着车从里面穿过;这样,每天傍晚人们下班回家的时候,都可以开车经过这里看看有没有新的信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邮件中心;作者供图)


在中国生活久了的人可能不理解这样一种古老的操作方式——能有什么信件呢?举几个例子:信用卡的对账单、保险的通知、商业伙伴寄来的支票、电费账单、水费账单,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所以,真的还挺多的。


有一种情况在中国似乎是不存在的:在线申请储蓄卡,获批后银行把实体卡片邮寄到你手上。在中国至多能够在线申请信用卡,储蓄卡需要凭身份证原件到柜台去申请。而在美国,有很多的在线银行在全国只有一个营业厅,或是干脆根本没有营业厅,这逼着你所有的业务都要在线办理,其中就包括开卡。这些卡片是邮寄到你的住址的。


我不久前切换了一家电力公司(在中国也没有这种情况),几天之后,我收到电力监管组织寄来的一张卡片,向我确认切换电力公司的操作是否出自我本人。这有点像是信用卡出现可疑交易后你接到银行的确认电话。


还有一些购物返利的网站,他们不是直接把返利转入你的银行账户,而是给你寄支票。我想,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大概是,他们能确保你是真实的居民和消费者,降低一个人操作多个账户的可能性。


住址和社会安全号以及驾照号码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绑定的关系,许多事情靠这两个信息再加上姓名、出生日期,就可以办理了。在我收到的社安卡(写有社会安全号的卡片)上,管理局特别强调了不要随身携带这张卡片,而应该把它放在家里安全的地方,谨防丢失。这与中国通常要拿身份证原件办理是不同的。


你在线申请许多服务的时候,如果提供的姓名、身份号码、住址等信息与有关机构记录在案的数据一致,那你的身份就被验证了。如果存在不一致,你的申请可能会被拒绝。其实,即便有人冒用你的身份,他/她也是收不到信件的,因为最终重要的信函还是会寄到你的实体邮箱里。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兼具古老和现代的操作模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鼓励人们减少实体信件的邮寄,转而采用电子邮件(节约纸张的环保做法)。不过这个进程不会很快,在美国,传统操作方式的惯性依然相当巨大。


我最近开了一个支票账户,发了条微信朋友圈说“终于可以写支票了”。下面马上有人留言说,银行app不能转账吗?答案是当然可以,但这也要看收款方呀,美国很多收款单位仍最欢迎用支票支付,乃至于支票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所以很多时候,你只能写支票,再邮寄过去。


05


在美国生活,当你变更了住址,起码有以下机构要去做登记:美国移民局、社会安全局(管理社会安全号的机构)、美国邮政(USPS)、美国税务总局、州机动车管理部门(更新驾照信息)、州选举办公室、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


刚刚收到社会安全号的时候,我做各种申请,身份验证都通不过。后来我发现,是TransUnion这家记录每个人信用信息的机构,把我律师的地址当作了我的地址。这种情况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等上几个月,我的信用卡对账信息多了,它会自行修正;第二个,就是我主动提交调查申请,要求它修正。


我选择了后者。提交的过程并不复杂,但是调查结果最长需要等上半个多月。


这么多事情与住址绑定在一起,你还想频繁搬家吗?


麻烦其实还不止这些。美国和中国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不同的城市就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州在许多法规和政策上都是不同的。


“不同的城市就像不同的国家”这句话是多年前我从美国一位著名的老先生那里听到的;最近又听到住在纽约的朋友说,曼哈顿和她家10英里之隔,却像是另一座城市。


“我们和五个区以外又有很多税制、学制的不同。”纽约的这个朋友对我说,“所以在美国,很多人一份工作一个房子就是一辈子了。”


如果你换了个住所,邮编跟之前不同了,医保的费用就可能发生变化。同理,你在一个州所从事的职业,到了另一个州,可能有很不一样的要求和规则。举例来说,很多华人喜欢从事的房产经纪人这一职业,在德州要求修完180小时的课程后才能考取资质,而在纽约州则只要求75小时;其他相关的法规也有不同。


我曾买过一本书,它的主题就是:如何在美国的50个州饮酒。每个州对于饮酒的法规不尽相同,包括酒吧营业的时间也有相应规定。你换了一个州,不先了解一下那里饮酒的法规,可能会出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的出版社大概连想都没想过出这么一本告诉你在不同的省份应该咋喝酒的书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