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移民故事(VI) —— 移民的第一年,是独立和缤纷的旅程,还是寂寞与单调的日子?

来自:Ivy缘游 0 0 2017-08-16

最近,常在梦里回到北京——有时梦到中学的校园,有时梦到爸妈家。梦里的情绪,兴奋却又伤感。看看日历,离8月16日——去年离开北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一点也不想掩饰自己对北京的思念,奥克兰相比较北京而言,对我,仍然是个太新的城市。但我的想念,也并不影响我聊聊这一年在异乡不同寻常的日子——有好有坏,有乐有苦,有意料中,也有没想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所谓独立,是有能力安排好“7×24×365”里的平凡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独立的人,大事小事基本都是自己拿主意做决定——十几岁高考报志愿,二十出头结婚买房子,直到后来办移民……统统决定了就去做了。


我以为自己储备够了在远方生活的本领,但当我信心满满的来到这个新的城市的时候,发现自己真是弱爆了。


我不会做饭,锅不知道糊了多少次;我哄不好娃,他在新环境中频繁而持续的不安和烦躁,让我手足无措;我右舵开车不溜,有一次特别疲惫的时候还错误驶入右侧车道;我自以为“爱和孩子们玩”,结果体力却完全跟不上每天要在外面玩到天黑的YY。


更丢人的是,我做代购给人家打包的时候,用力不当得了手指腱鞘囊肿,又肿又疼;我给YY洗澡的时候弯腰时间太久,结果站起来的那一刻闪了腰;我拿着剃头推子不知从何下手,必须先看网上的视频才能完整的给YY理发;我忘记了从小在大院里拔草爬树捉虫的本领,收拾院子总是战战兢兢怕碰到大肉虫子;而因为这些每日的“应付不来”,从国内海运过来的东西我断断续续收拾了半年才让他们全部入柜。


显然,移民后最初的日子,手忙脚乱,甚至狼狈不堪。可能你会问,你家队友呢?他在我们登陆一个月后,刚把家具收拾妥当就上班了,还是原来在国内做了十几年的工作,用他一个人的收入支撑一个家。我问过他的感受,他觉得这里的生活简单很多,又因为他会做饭,开车也比我熟练,还愿意做收拾院子的事情,给孩子和自己剃头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他上班有了新的同事,新的朋友,他的7×24×365 比我要从容许多。


在不长不短的一年里,那些独立所该具备的生活技能,我一一掌握,以前抵触的,慢慢接纳,以前不会的,慢慢学起,这才是“独立”的成长。


在那些看似孤独的日子里,也有万里之外的相聚

从北京出发之前,我和老夏不知道和多少个朋友,说了多少句——来新西兰找我们玩啊。真的能在万里之外和亲朋好友相聚么?“他乡遇故知”是一种奢侈,可以预料到的孤独不适与北京无时无刻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静静的蓝天白云下,有时是无处安放的心。


但,孤独感没有无限制的膨胀,我们真的在万里之外等来了朋友和亲人。


奥克兰最好的季节里,老夏的同学和我们一起过除夕,我们一起在奥克兰周边玩,去看萤火虫,去霍比特村,去陶朗加……晚上等娃睡了,还可以彻夜的聊天喝茶吃冰淇淋,那是我搬家之后,第一次觉得,这个房子温暖而充实。


我和老夏以前的老领导,退休后来新西兰旅行,老夏特意请假半天,我们和老朋友在商场约着见面,特别大的拥抱,让我想起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十年的时光让我认识了特别棒的领导和同事,直到今天如影随形的工作习惯也都是来自他们的言传身教。虽然只有几个小时的相聚时光,在街边的小馆聊聊天,到一树山看看风景,又到家里坐坐,这些也足以释放我们对北京的思念。


其实,每一个在国内相识的朋友,再次在奥克兰相聚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在这个没有雾霾的城市,我们单纯、简单的畅聊,游览,解乡愁解思念,好像我们离自己最熟悉的那个城市并不太远。


父母的到访是在奥克兰的秋天,我最喜欢的季节,待他们回国的时候已经是冬季,离别时刻的难过已经渐渐淡去,越来越清晰的是他们俩平安抵达机场的那一刻惊喜,是他们在家的时候YY的笑声以及我的踏实,是我带着他们到处走走逛逛拍下的几个G的照片,更是他们和我说,移民的决定太正确,体会与国内不一样的精彩,如果我们再换到其他国家居住,他们依然支持。


多亏这个世界不大,让你我还有经常见面的机会,孤独的日子也就不再是真的孤独。

《离家万里,最残忍的事,是孤独的送机》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824115152817184108.html


最想打退堂鼓的时刻,是被疾病困扰的日子

习惯了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在一个城市里生活,我们移居到一个陌生城市,像极了失去“灾备系统”的运行系统,“尽量不生病,绝不能同时生病”——是我们严防死守的底线。但生活往往就是要挑战你的极限。


春节以后全家一起生病,我也自此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持续病态,支气管炎带来的严重的咳嗽;感冒引发的鼻炎,失去了味觉和嗅觉;正在沾沾自喜因为父母的到来,病好的差不多的时候,贫血来袭,每日天旋地转的感觉让人心生恐惧,医生叮嘱服药三个月,复查后看情况再做决定。


于是,半年,我和各种药作伴。其实,疾病本身,并不可怕。虽然这边的医生可能临床经验不如国内,效率也不是一般的低,但基本的常见病还是可以处理的,所以我担心的应该不是健康问题。


而是因为长时间的生病,我变得脆弱和敏感,开始怀疑自己的移民的决定,比任何时候都想回北京——就那么悠闲的逛逛吃吃,就那么和朋友们聊聊玩玩,在自己地盘儿上的“踏实”感觉,绝对是最好的良药。


回头看看那段最不喜欢的生病日子,“拮据”竟然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新移民普遍会面对的“手头紧”让我不能来一场说回国就回国的旅行,然后,时间慢慢过去,病渐渐好了。当然,时间背后,有多少的改变,无法明细,但我知道,这些改变,让身体和心情都好了起来,没有什么比健康的身体更能让人满怀希望。


《 病了“四分之一”年》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785267170772736726.html 


当积蓄变成现金流,消费习惯在压力就会自然改变

“储蓄变成现金流”,是我们这一年新移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尝试过入不敷出的日子?没有经历过算计着花钱的生活?在这一年统统尝个遍。不管在出发前准备了多少积蓄来支撑初到一个陌生城市的日常花销,都免不了会过上“紧吧”的日子——算计着如何节约2纽币,仔细比对超市里商品的价格,到了饭点儿只想快点回家吃饭省点钱……那真是一种无比“憋屈”的体验。


这一年,改掉外食的习惯,改掉买衣服的习惯,改掉不管有用没用先买来试试的习惯,能自己做的绝不请人来做,能用旧物替代的就不买新的,能带lunch box的就不进餐馆,能自己剪头发就不去理发店,在北京想都不会想的消费习惯,在这里成为了自然而然。


但我也得说,消费绝对是减压的利器,我和老夏也会偶尔在大淘宝上凑个热闹买点小物件,也会偶尔带着YY去十几公里外找个云南米线馆打打牙祭,这些以前在北京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都成了我们的小奢侈,但过程真的特别解压。


不容易的第一年终于过去,YY基本适应了这边的生活,有自己喜欢的幼儿园,有自己的好朋友。他的进步,成全了我提早结束全职妈妈的工作,非常不容易的在歇工一年后,找到了一份和国内工作相差不太多的IT职位,至此,“生存”的问题总算得到缓解,全家如释重负。


有时,我会忍不住回想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是不是一开始就把YY送到私立幼儿园,全天托管,我就可以早一点有出去工作?是不是我们调整一下心态,就依然可以过着不低于在北京时生活水平的日子?是不是如果我们不买房子,就会省去贷款的压力?


以我和老夏的性格,并没有做出第二种选择的可能与机会。


陌生的城市并不可怕,让孩子不安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语言,完全不一样模样的人,完全没有一丁点“熟悉”的蛛丝马迹。如果我一开始就把他每天放到幼儿园10个小时,恐怕生病的就会是孩子。有了我的陪伴,才会有有YY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心态的问题,我和老夏聊过很多次,难道我们就不能潇洒的用一年时间,把准备的积蓄花光,把纽澳都玩个遍么?不用多说,算算积蓄可以撑过几个月的贷款,算算积蓄够玩多久,想想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真的潇洒不起来。


而买房子时,因为我和老夏还有工作,按照那时家庭收入,承担这样的房贷完全不是问题。但日子过起来,才真正体会了一个人工作养家几乎无法负担这边的高消费,不同的境遇,会带来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回到当初,房子依然会买,价格也是八九不离十。


《跨国换房,难,却也不难》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636012788727107688.html 


《也说房产,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629816694942945277.html 


所以,重来,依然是这样的选择。只是,一定会做更充分的准备。


那些以前不可能有交集的新朋友,让我们重拾友情的同时也“参观”了不同的人生


困难和现实,说了很多。经历过、克服了,觉得那是财富,不是苦涩。现在的我们,有了一种不管被放到哪里,都可以“茁壮成长”的感觉。从“舒服区”走出来,在这个新的城市,我们学会了在一份稳定工作之外的生存本领,也学会如何结识新的朋友,建立自己的圈子,不再让孤独蔓延。而这些有趣又可爱的朋友,是如果还在以前生活的轨道上,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遇到的。


我最先认识的朋友,是YY幼儿园华裔同学们的妈妈,她们来自台湾和马来西亚,我们几个人现在是非常好的朋友,周末一起带着孩子学游泳和玩耍,在我没上班前,我们会不定期的在家里聚餐聊天,到公园爬山锻炼。我们还有自己的微信群,我总能在那里第一时间得到支持和帮助。而从她们几个身上,我也能看到学到很多——育儿的灵感,生活的窍门,豁达的性格,互助的友爱。


最奇妙的相遇,是和国内的邻居,和大学时的师姐的“相认”。从北京出发的那天,我往“传说中”也移民新西兰的邻居家门缝里留下了字条,介绍了自己,果真我们就在奥克兰结识 了,一年里从陌生到熟悉,特别好的北京姑娘,纯纯的北京腔,直爽的性格,一起聊天,一起打球挥汗如雨。与师姐的相遇,其实是偶遇,在加入了一个本地微信群之后,我看到一个带有母校校徽的头像,我怯怯的问,是不是校友,结果是数学院大我两届的师姐,当时非常的激动,火速安排见面相认,那感觉也是棒极了。更妙的是,我们俩家的距离也是超近,虽然一年的忙碌见面不多,但互动绝对不少。


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虽然我没有工作,没有规律的社交活动,但从英语课,Work Group,移民群,甚至是老夏的同事,直接间接的认识了一些朋友,他/她们像我们一样,努力的、认真的生活,活出和原来的自己不太一样的感觉。她们是在国内研究癌症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那她一定是和我没有交集的科学家;她们是放弃在Office里工作的机会去玫瑰花农场与花朵为伴的姐姐,在国内,这样的选择也会令人称道;她们是我偶入教堂时,和我聊天排解我的思乡情的阿姨们,她们给我结实的拥抱、给我重新打起精神的力量,我却还没有机会在某个周五的早晨,去认真的说谢谢。


我以为空降到这个城市,孤独会在大多数日子打败自己的敌人,这种担忧随着时间一点点消散。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友情,我们吸收彼此的营养,也见证彼此变得更好。

《宝贝,你的新朋友呢?》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638531979749314703.html 


按下的快门,写下的文字,是最健康的治愈

如果说这一年坚持的最好的事情,恐怕就是拍照和写字了。


日常,送YY上幼儿园后,遇到合适的天气,我会拿着相机一路拍。拍路边,拍公园,拍路上的人。旅行中,背着沉沉的摄影包,一个单反两个头,外加一个微单,记录风景,也记录在风景中的我们。快门声响个不停,压力会散去不少,也会觉得,为了这些美景,暂时的不适也值得。


最初建立公众号的时候,老夏说,“你都一把年纪了,红不了了”。用了很长时间,我才让他明白,我写东西是为了记录,也是为了让自己以后的事业有一个宣传的出口。移民的最初日子,是特别宝贵的记忆,我们的生活在这里转弯,我们自己在这期间成长,我们总该把这些和 以前特别不一样的感受记录下来。


我没有去数照片和文章的数量,但看到了“KiaOra慢生活”里见证了我们这一年走过的路的文字,特别的满足。


《平常的日子,过成不一般的样子》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844799770310434494.html  )


谁也没想到,我们把“慢生活”过成了“满生活”

我以为在这里可以端一杯茶,捧一本书,阳光洒在身上……享受慢生活。形式上的慢生活,其实是一种奢侈品。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就把慢生活变成了“满生活”,那份“慢”则留给内心——不急不慌,在一个新的城市找到立足点,建立自己的事业,对是事业,而不是工作。


开始,我只是为了生存,去思考在照顾孩子家庭的同事,如何有一份收入。想到了很多办法,也尝试了几个。


想过做旅拍(在别人的旅行中,做随行摄影师),也在公众号打出了自己的小广告,但只能局限在奥克兰的情况,以及和专业摄影师如鸿沟般的差距,决定了我一个客户都没有。即便如此,我却因为爱拍照,结实了更多的朋友,也能有机会去帮助朋友做一些产品的拍照,体验了一下做商拍摄影师的特别棒的感觉。


想过做数学老师或者课外补习班的数学老师,以后可以开办一个独立的数学补习班,我从图书馆借了NCEA的数学习题册,也投过几份相关的简历。而且,得到的第一个电话面试是一个课外补习班,而且就在这周,他们突然再次联系我,问我要不要见面具体聊一聊,可惜,阴差阳错,我还是回到了自己熟悉的IT领域,婉拒了这个成为数学老师的机会。


代购是每一个在海外的人最容易做起来的事情,靠着帮国内的朋友买东西,打包,寄东西赚一些辛苦钱。老夏开始并不支持我做这个事情,觉得耽误时间,也觉得我这样没有经济头脑,很容易算错价格(确实也算错过,只能不吭声忍了)。就我而言,在冒着大雨开车去寄东西的时候,在饿着肚子打包的时候,在寄出的东西很久不能收到的时候……真的不想做这个投入时间和精力与收入不成正比的工作。但慢慢的,有了一点经验,也注册了自己专注于做代购业务的公司,虽然经营的模式还不确定,虽然收入也不多,但却可以让我们在冬天多买几个西红柿和青椒。最近,老夏加入打包的“队列”,让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一直做下去。只是,我希望自己做的和别人不一样——既然喜欢看产品相关的资料,那好,我就选定几个喜欢的品牌做深入分析,然后在公众号发表,分析多了,积累多了,这里就会成为帮助大家放弃“跟风消费”,追求“理性消费”的平台,那我的工作就非常有意义了。


最近正在做的就是微留学了,我常常和朋友说起,是她们对孩子短期留学的愿望和计划督促着我前进。我注册了本地的公司,请人设计了公司的LOGO,写了策划文案,在以前积累的学校基础上又联系了各类学校不下50个,学习了留学代理顾问的课程,所有的事情都全职工作之外孩子睡觉以后的时间里推进,虽然我并不能确定这件事情可以做多久,走多远,但现在我很享受与客户沟通的过程,很像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做IT服务管理咨询,相通却又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似曾相识却有新鲜有趣的感觉。有时,心里也会莫名的小兴奋一下——我这是不是也算加入了创业的队伍么?!


现在我和老夏两个人打四份工,一人一个IT,俩人两个One Tree(Life/Education),或许还需要个One TreeTechnology来点缀丰富一下。

《取之有道 ,再不能羞于谈“钱”》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662901813635142214.html 


短发变成了长发,我们离开始的地方越来越远,却也越来越充满希望

去年离开北京时,和闺蜜们合影,那时的短发已经变成了今天的长发,时间走的很快,我有时不知道是我们在追赶时间的脚步,还是时间带给了我们的进步。


如果说这一年的主题是独立,那我希望下一年的主题会是进步。在英语上更进一步,上班后才发现工作英语欠缺很多;在我的OneTree系列上更进一步,更懂客户更懂业务更懂纽村的(税务/法律)规矩;在全家的健康上更进一步,多运动多开心,在没有灾备系统的情况,也能顺利运转;在YY的教育上更进一步,明年他就要升入小学,我知道我们和孩子都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在我们的生活内容和质量上更进一步,可以把爸妈带来的笔墨用起来、可以走过纽村更多的风景、可以回国和亲人朋友们聚聚、可以再去看看我心心念的那些地方。。。


所以,未来一年,应该是更缤纷的旅程吧?!


移民故事全系列,还在持续更新中。


移民故事(V)—— 躲不开的“生存”话题,唯有“义无反顾”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719557572607039117.html


移民故事(IV)—— 搬家到海的那边,多想如“剪切”和“粘贴”般轻松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662075027061953088.html


移民故事(III)—— 申请中的等待,是最真挚的“表白”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610858474266382141.html


移民故事(II)——被雅思虐个够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610845915312246587.html


移民故事()——出走,原因并不是“雾霾”

https://www.hinabian.com/theme/detail/6610825607918341946.html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