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澳洲见闻!最应改变的是体制,最该教育的是父母

来自:大大baby 0 0 2017-04-21

差不多每个晚上吃完晚饭,儿子都要去距家300米的Tompson Park(说是公园,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板球橄榄球场外加一个篮球场和板球投手训练围栏)上和伙伴们疯玩,不到关灯绝不回家。


前天晚上,我到公园的时候已经关了灯,老远就听到一个爸爸用普通话叫着:“下来,快下来,我说话你听到了没?” 顺着声音望去,模糊能看到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拿着爸爸的手电筒站在约一米高的水泥台上往上攀爬,那位爸爸突然提高了声调:“你给我下来!"估计孩子是被这一高声呵斥吓到了,咚的一声从高台上直接跳下,那位爸爸收回手电,怒气未消的指着孩子:“叫你几遍你才会听?这样很危险你知道不?” 沉默几秒后孩子中英文夹杂着说:“stop bullying me from tomorrow! Dad,你是在bullying我!” 回家路上,我问儿子:“bullying”是什么意思?儿子说:“就是你和妈妈平日生气,对我发脾气时对我的那种样子,每次我都很害怕“。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我在儿子学校拍到有关“bullying”的宣传画


当初选择澳洲,很大程度上是盲从了大家所说的“澳洲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很坦率地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不明白这里的教育究竟好在哪里?  


但我的确是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总是洋溢着国内久违的笑容,一个个都慢慢的自信满满;在这里,你常常看到孩子们在一起疯玩,但我从未看到孩子打架。你会看到老师总是笑着给他鼓励,你永远看不到老师或家长对孩子的呵斥甚至体罚。我也很困惑这里基本没有作业,上课也没见每天用大量的时间讲授我们所认为的数学语文等基础知识,这样的教育岂不是会误人子弟?


然而我看到的是无处不在设施精良的图书馆和地铁里随手可见读着书的男女老幼。谁规定过教育只能在学校,又有谁曾规定过教育只能凭借考试分数来衡量?


这个教育尽可能的释放上帝给每个人的恩赐,或许你并不适合做医生,但在你不断地摸索寻找中,在整个社会的包容体系下,你一定可以找到你的所长。也许50岁的你想改变人生方向,只要你愿意,这个社会给你提供足够的学校去充电,给你足够的机会去展现。如果结果算做评价教育的指标的话,那么无论从科技创新,还是艺术人文,抑或文化体育,澳洲拉开中国的距离远不止一点点。


儿子今年五年级了,明年三月份就该参加被亚裔家长极度重视的selective high school(精英中学)的入学考试了,我也常常被问及"孩子有没有去上课外班补习功课?""要赶快去补课了,不然考不上selective,孩子就被耽搁了!" “不补课不行的,不补肯定考不上!” 我的答案是不去补课,我不知道我还可以坚持多久,我只是在思考真的只有补课才能考入selective?真的非得要去上selective吗?考上selective就是人生成功吗?这是教育的目的吗?

       

见多了澳洲的小孩,总觉得他们脸上写满了快乐,充盈着那种在我看来典型的没文化般未经人为雕琢的纯朴,而我们的孩子眼神里都透着疲惫,脸上有的都是那种被超前教育后历经沧桑般的人情世故。


在公众场合,我们能看到澳洲的孩子自信,勇敢,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且很有礼貌,对比之下,华人的孩子(甚至包括出生在澳洲,长在澳洲的ABC)绝大多数都欠缺自信,畏惧权威且唯唯诺诺。生活中见到的每个澳洲人无论老幼,无论穷富,整天都乐呵呵,反观我们自己,没钱的苦,有钱的也难见笑颜,到底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快乐?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我也一天天的经历着诸多的不同,便开始对比并反思我受过的教育,我正在灌输给儿子的教育以及我所见所闻的澳洲教育。


最该教育的是父母


我发现中国的教育异常关注在文化课(academic)而极度不重视甚至忽略了人作为社会动物在社会生存中所需要的技能培养,比如生存技能,社交礼仪,隐私与尊重。我们从未在学校或社会层面关注过人的心理健康,“bullying”这样的词汇被我们的教育完全忽略,也同样被我们这样的为人父母所不以为然,我甚至一年前在动手打了儿子后大言不惭的给他写过一封信“ 没有人有过不曾挨打的童年“。



联想到一个月前,儿子学校的“Scripture Class” 开课了,由我们教会负责圣经的教学,我作为助教参与其中,牧师告诉在这之前我必须要去做两件事:


一个是获取“Working With Children Check"的认证,才能去从事和儿童相关的工作。

第二是要去参加一个培训,将系统讲授如何在社会工作中最大程度的尊重弱势群体(儿童,妇女,残障人士等)?怎样的行为才能确保他们心理上不受伤害?怎样的行为是“bullying” ,怎样的就是“abuse”?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我们打着教育的名号大声的呵斥自己的孩子,我们何曾考虑过那弱小的心灵能否承受?当我们对着年幼的孩子咆哮:“作业没做完,罚站半小时”时, 我们是否想过孩子们要经受怎样的创伤?


回想一下,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有几个人没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为人父母时,又有几人未曾体罚过孩子?我想这就是最大的不同:好的教育是雨露,定能滋润花朵快快长;坏的教育像霜雪,他能压垮嫩苗不长高。


我们用言语或暴力不断摧残着脆弱的自信,久而久之,我们都忘记了什么叫鼓励,孩子们就只剩下自卑。而这里,整个社会都贯穿着尊重和包容,一个人在尊重和鼓励中长大,自然而然的他会把这一切传递下去,


从小到大,父母帮我们做了几乎全部的选择,他们会说:"这是让你少走弯路“,他们帮我们选择了上各种补习班,选择了重点中学,选择了上怎样的大学,学怎样的专业,大学毕业后发现还没有就业便失了业,而你却除了会考试没有别的技能,你当然可以如澳洲学生一样去再学个水管工,电工,但你受的教育告诉你那绝不是大学生应该做的事。就算我可以拉下面子去卖个包子,这个社会的冷眼也会让绝大多数人不堪忍受。


而这一切,在澳洲从不会是个问题,社会传递的讯号清清楚楚“你喜欢,你就去做,劳动不分贵贱,所有的劳动都值得尊重。” 回想我们受过的教育和我们所经历的社会价值观,你就会发现,这一切的根源最应改变的是体制。


最应改变的是体制


当我们做了父母,我们也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无非是换了个城市,或者换了个国家,我们一样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帜帮孩子做了很多选择,以至于他们从小就没有选择的权利,有一天,他们长大了,你会发现他们便失去了选择的能力。面对两个国家教育理念的不同,我想说,最该被教育的其实是父母,就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如果我们不尝试改变,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拗不过我们曾经在家中叱咤风云的虎妈豹爸。


如果我们享受着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却依然固执的值守着我们自己曾接受的陈旧观念,就无异于新瓶装老酒。我们明明看到最好的教育就有最优异的结果,为何我们还要固执己见不愿改变?


当你早晨习惯赖床,总是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匆匆爬起,你怎能指望孩子会养成早起的习惯?当你一回家就坐在沙发上或躺或卧如皇帝翻阅奏折般刷屏朋友圈的时候,你怎能指望孩子会养成读书的习惯?当你为了锻炼身体跑个步都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时候,你又有什么资格告诉孩子要做一个坚持的人?


我们爱我们的孩子,我们却大声呵斥他们却要求他们不能回嘴;我们爱他们,却从来不给他们选择的权利;我们爱他们,却常常把自己的梦想投射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是否他们真的喜欢?


让我们尝试一点点改变吧,无论如何。



来源:亲历澳洲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