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专家

    威鲨移民首席专家

    添加移民专家微信,为您提供专属1V1咨询服务
  • 海房专家

    鲲洲海外置业专家

    为您提供海外最新房产投资资讯,定制专属海外置业方案

7*24小时客服热线:

4009-933-922
  •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公司:0755-86541970(客户服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公司: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2期C座C5-3
  • 上海公司:021-61769601(客户服务)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7-308室
  • 杭州公司: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五星路198号瑞晶国际商务中心2205-1室

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真的很迷茫

来自: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0 0 2017-01-05


新年来了,节庆之余,生活仍要继续。我们还是谈移民,谈教育,谈一切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吧。


记得北美文学城上有篇署名廖女士的文章引来热烈讨论. 文章大意是, 跟母亲关系一向很好的乖乖女某一天突然大骂母亲"You are a bitch!(母狗, 婊子)", 还是在母亲为女儿及其男友新买的晚礼服买单之后的几分钟, 于是母亲痛感失爱, 决定离开美国回归中国, 可最后又柔肠寸段地打回原形, 因为她离不开女儿这个一生的寄托. 那句震惊四座的骂语确实是让所有读者愤然, 大家在为廖女士不怕家丑外扬的诚恳倾诉唏嘘之余, 也几乎一致认为那个女儿绝对没教好, 那位母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是几近失败.

 

我首先认为女儿生长的那个家庭环境近乎于畸形----很多读者都问到"她爸爸在哪里?" "那是单亲家庭吗?" 可不是, 父亲竟然会因小小事情而掌掴三岁的幼女! 不是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吗? 那种"情人"关系所包含的是多么深厚的父爱! 只可惜那一巴掌不仅打掉了父亲的爱, 还播下了女儿仇恨的种子----十五年间从不喊"爸爸". 说实在的, 有那么个残酷的爸爸还不如根本没有! 试问这样一个在类似单亲却又不是单亲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 心理能健康吗? 可作者一直自以为母女关系很好就够了, 似乎没想过怎么去修复那已蒙上阴影的父女关系, 也没想过, 父爱的缺失和母亲的溺爱不仅导致女儿感情天平的偏倚, 还潜伏着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危机----极端情绪, 自我中心. 所以在关键时刻, 那一声"bitch"脱口而出, 绝非偶然.

 

其次, 文中虽然没直说, 但也可以看出, 母亲认为自己培养出来的女儿是很成功的, 因为她考上了好大学, 是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 其实, 那种学习至上的溺爱忽略的岂止是孩子人格的培养, 同样也葬送了父母为人家长的尊严. 母亲会无休止地"为她刷信用卡", 会对女儿因家里的internet坏了就不回家的行为原谅忍让, 甚至对自己雪中开车生病了女儿却不闻不问的事实都表示出理解和宽容...... 


这个妈妈当得真是"贱"啊! 贱到不知不觉中教出了一个同样不尊重她的孩子! 你不是爱她爱到连自尊都没有了吗? 那就做她的取款机好了, 她心安理得呢, 在取走金钱的同时也取走了良知, 取走了对母亲最起码的尊重, 还能在有冲突时, 吐一声"bitch"来解恨!

 

西方的父母可能不讲究孝顺, 但肯定要求尊重. 他们不会不重视教育, 但肯定不以孩子为此生唯一目标. 其实,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 甚至干得蹩脚的大有人在. 但我觉得, 不管古今中外, 失败的父母不是没有培养出"爬藤"的孩子, 而是辛辛苦苦却养了个完全瞧不起自己的孩子!

 

在所有跟贴的评论文章中, 最让我欣赏也最有同感的是下面这篇"迷茫"之说, 作者完全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

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迷茫

 

华人热衷教育,喜欢讨论教育。但大多是请成功家长传经送宝之类,所谓成功就是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很多这样的家长也愿意出来与人分享经验。但是孩子不那么听话,甚至惹事生非的家长没有几个愿意说出来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所以表面上我们的教育讨论会上听到的都是莺歌燕舞,捷报频传,但实际上很多问题并没有提出来,更没有展开讨论。那么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都有哪些迷茫呢?以下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对。

第一,教育局限化

一说到教育,很多中国家长想到的就是学校,教师,书本,加上小提琴,钢琴,绘画等。体育在不少家长中受重视,但主要也是因为练体育对上大学有帮助。对于所有与考大学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都不认为是教育。不鼓励孩子接触社会,忽略了社会大课堂的重要性。

其实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只知道解数学题,弹钢琴是不够的。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立,帮助做家务,怎么待人接物,怎么对待挫折,甚至大人不在,来了坏人和房子着火了怎么办,都是必要的教育。学校里不教这些,但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要。

家长的责任在于发现孩子的天赋与兴趣,然后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学。那么多中国家长让孩子学钢琴小提琴,有多少是真正因为孩子在这方面的天赋或兴趣而要孩子学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发现并引导才是最好的办法。

第二,名牌大学情结

中国人喜欢名牌,什么东西都要最好的。所以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海外华人对奢侈品还比较理智,但对名牌大学的迷恋一点也不比国内家长差。认为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成功。为了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不惜代价,给孩子带来烦恼,也给自己带来相当的压力。醉心于让孩子反复练习钢琴,小提琴,SAT考试,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鼓励孩子练琴,甚至是强迫孩子练琴,而且以培养专业钢琴家,提琴手的高标准来要求。但如果孩子真喜欢了,要把弹琴作为职业时,家长们又反对了,因为练琴的目的只是为了考大学。

考上名牌大学不等于成功,考不上也不等于失败。弹钢琴拉小提琴对考大学有多大好处真值得怀疑,为什么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强迫练琴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段曲子,反复弹,反复拉,弹好了,拉熟了,创造力也就没有了。

第三,不知道怎么批评

中国家长像廖女士那种不敢批评孩子的不少,虽然像“虎妈”那样对孩子施行冷暴力的可能不多,但武断批评,强迫孩子的不少。

只表扬不批评的办法只在小学生身上效果不错。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教育问题很大,但他们以为是钱少了,班大了,教师工会太自私等引起的。但我认为只表扬不批评的教育方法对高中生是失败的,尤其美国公立学校里对学生缺少批评,使他们容易盲目自大。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在世界上常常被别国的人看成傲气十足。

孩子成长需要批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批评不是强迫,更不是蔡美儿那种不许吃饭,不能上厕所的冷暴力。

到了teenage的高中生,家长要告诉他们懂得他们有权利的同时,他们也责任和义务。自以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及时批评,加上适当的惩罚,比如取消参加原来答应的看电影,参加party 等。表扬与批评是构成教育的两个方面,就像油门与刹车是构成开车的两个必要条件。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就像只有油门没有刹车的汽车,迟早是要出事的。

第四,生怕孩子受苦

中国家长在学习上对孩子施加巨大压力,但在物质上却常常有求必应。我看到过有些华人家长自己还开着破车,但却给高中生孩子买新车。几个英里,有校车不坐,自己开车去。iphone, ipad, 时髦的衣服,什么新潮买什么。然后却奢谈要怎么关心无家可归的穷人,要去非洲做自愿者,要节能以保护地球资源。如此言行不一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怎么可能知道什么叫感恩,什么叫珍惜?所有的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了,他们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我们都承认部队是锻炼人的好地方。部队怎么做的?就是严格要求,让你吃苦受累,经受磨炼。批评多,表扬少。什么事都让你自己干,你不可能依靠任何人。所以部队出来的人沉着,独立,谦虚,有责任心,意志坚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五,把孩子当成生活的全部

大部分中国家长,尤其妈妈们,除了孩子的学习,没有自己的生活与爱好。孩子是上帝,是太阳。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自己比孩子还兴奋,很有面子。孩子没有考上名牌,就觉得没有面子。孩子上大学后,父母的失落感非常强,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为自己活。生活失去意义,失去光明。这也就是廖女士被孩子骂了以后,非常失望,想要“海归”去了的原因,其实她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她是不是适合海归。

相比之下,美国人就要洒脱多了。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他们很高兴,开始enjoy自己的life。

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好。把希望,幸福寄托在孩子身上,不但给他们压力,而且根本就靠不住。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有没有出息,一半是家长老师引导,一半是孩子自己的素质。“教学,教学“,一是教,一是学,缺一不可。“教”是老师事,家长可以帮点忙;“学”是孩子的事,家长不可能代替。再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好,贫困农村学校的老师水平不高,但也常常会有学生很有出息的。历史上不少有成就的大家就是自学成才的。所以“学”比“教”重要。我们有时候把教育看成万能的了,孩子没有出息觉得是自己或学校的失致,孩子出息了觉得是自己的功劳。

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